年,英王乔治三世的特使马嘎尔尼来华,乾隆皇帝在热河的行宫里接见了使团。
使团成员在中国旅行过程中,对中国人的生活、生产方式进行了详实的记录,如对船闸、水车这类充满“中国智能”的装置的考察,对外观的如实描绘和对功能的简述。
使团成员的记述,对行程描述大多雷同。如有丰富配图,都是随团画家威廉·亚历山大的作品。在亚历山大之前,还没有哪个西方画家有机会深入中国内陆,用画笔记录中国的风土人情,可知他的作品在欧洲引起的反响有多剧烈。不仅使团成员出版的游记中选配他的作品,在摄影术尚未发明前的很多年,但凡与中国相关的书籍的插图都会以他的作品为蓝本。
扬州风景
使团回程中经过扬州。河对岸是一座寺庙,扬州城墙沿着河兴建,士兵们将手中的盾牌悬挂在城垛外,向使团致敬。这种独特的方式十分有趣。
宗教祭祀的宝塔寺
这是定海城外的宝塔。使团参观时,许多善男信女正好来烧香拜佛。使团惊讶地发现,寺中的观音和孩童的形象与基督教的圣母圣子极为神似,头上都罩着光环,前边均燃着烛火。
祭祀
那时,中国人凡事求神问ト,使团参观中国寺庙,记录了中国人用卦签寻求私人问题的答案,庙里的僧侣则负责解释签文。尽管特使团并不了解中国的神话,但他们仍记下了各种神像的特征。
拿着火绳枪的舟山士兵
使团对于中国*队做了许多记录。他们对中国*队的评价甚低,认为中国*队训练差,*事策略落伍,使用的火枪也十分落后。他们不太理解,当中国人的智慧实际上可以生产与欧洲一样优秀的武器时,为何中国*府仍让他们的*队使用拙劣的装备。
西方通过亚历山大这个西方人的眼睛和画笔了解中国,18世纪末开始盛行的外销画,则是通过中国人的画笔向西方展示中国。
亚历山大有关中国的精美画作的传播,在欧洲掀起了一股“中国风”。来到中国的水手和商人都要带回一些表现中国的艺术品,这使得外销市场上对用西画技法表现的中国风俗画大为渴求。水彩画所用的纸张多半要从欧洲进口,这就不能达到外销商品成本低廉的要求。
聪明的画师们找到了合适的替代品,取出一种名为通脱木的植物茎髓,旋转切割成片,再在这薄片上作画。完成后的作品统称“通草画”。通草画的内容多是反映中国的社会风俗,这些画作都可看作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大清帝国的侧写。
中国戏曲中的一幕
使团返程在广州停留之时受邀观赏了中国的戏剧,马嘎尔尼不喜欢这种娱乐方式,他在日记中写道:“……终日连演不已,不特观之生厌,而且金鼓之声足喧扰人耳,使不能治事……”
掷骰子的农民和船工
使节团四处看见中国百姓聚*的情形。他们热衷*博,随身带着牌和骰子,*博时经常大声吵闹,有时甚至把老婆和孩子*进去。
穿着蓑衣的农民和士兵
他们的雨衣是由稻草编织的,雨水会顺稻草流下,就像水鸟的羽毛一般。有时,他们还会披上高梁秆编的斗篷,把肩全部盖住。再戴上一顶用稻草和竹条做的大帽子。画中坐在油纸伞下的是一名士兵,他的孩子躲在身后。
乾隆皇帝肖像
威廉·亚历山大所绘制的乾隆皇帝肖像。他并没有获准晋见皇帝,只是根据同伴的描述和其他官员的样子想象,绘制了乾隆皇帝的形象。踩着脚踏端坐椅上,两只手的拇指都戴着扳指,身体并未如耄耋老人般衰微,但是眼神里已经开始显露苍老。
马嘎尔尼勋爵肖像
这幅画出自使团真正的随团画师汤玛斯·希基之手,尽管他在出使途中没有留下画作,但这张肖像却成为介绍马嘎尔尼出使中国时所引用的最多的图像。
一个农夫、妻子和家人
特使团发现,在中国吸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甚至年仅12岁的女孩吸烟也很常见。此外,汉族女性还有缠足的风俗。
中国官员在天津欢送使团
使团离京后抵天津,再由此南下广州。地方官员用席子在河岸做了许多装饰,以示对特使团的欢迎。他们还准备了丰盛的食物,送到使团的船上,祝他们一路顺风。
为中国皇帝递送书信的官员
马嘎尔尼对中国官方传递书信的速度感到很惊讶,“路程一千五百英里,费时不过十日或多至十二日”。斯当东在《出使中国记》中也写到,“中国传递公文之急使,每行十英里或十二英里必易一人,行是用急马,公文则用袋缚于其人背上,袋底系铃多枚,行时声锵锵然,可闻于数百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