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可以算得上是安徽省的第二大城市了。年芜湖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亿元,仅次于省会合肥。芜湖市北与合肥市、马鞍山市毗邻,南与宣城市、池州市接壤,东与马鞍山市、宣城市相连,西与铜陵市交界。近年来凭借着有利的地理位置,靠近南京城市群,一路的发展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
芜湖自古享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境内的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芜湖市自古至今也是人才辈出之地,尤其在中国近现代,涌现了一大批能人志士,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安徽省芜湖市近现代史最知名的六大名人,你都知道哪些呢?
第一位:房道龙
房道龙(年12月22日-年2月26日),房道龙又名陈志平,房道龙生于安徽芜湖,房道龙是著名影星成龙的父亲。房道龙曾学过功夫,早年混迹于南京,长大后加入国民党,后来机缘巧合成为了一名国民党军统情报人员,随国共内战走出内地辗转来港,改名为陈志平,经同乡介绍他夫妇到美国驻港领事馆打工,他做厨子,龙妈做女管家洗熨,生下成龙取名陈港生。
第二位:阿英
阿英(年~年6月17日),安徽芜湖人。即钱杏邨,原名钱德富,又名钱德赋。主要笔名还有钱谦吾﹑张若英﹑阮无名﹑鹰隼﹑魏如晦等。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年从芜湖逃亡到武汉后到上海,长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与蒋光慈等发起组织“太阳社”,编辑《太阳月刊》、《海风周报》等。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从事救亡文艺活动,曾任《救亡日报》编委,《文献》杂志主编。年去苏北参加新四军革命文艺工作,并参与宣传、统战工作的领导。
第三名:钱毅
钱毅(.04-.03),原名钱厚庆,安徽省芜湖人。中共党员。年4月出生。16岁时随父亲、著名文学家阿英(钱杏村)到达苏中抗日根据地。抗战初期在上海读书,同时参加抗日活动,曾主演《高尔基童年》等话剧。后赴苏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当文工团员。年3月2日,他作为新华社盐阜分社特派记者,在苏北淮安县石塘区采访时被国民党军队俘获。几天以后,年仅22岁的钱毅被敌人残酷地杀害。钱毅牺牲后,诗人柳亚子先生为他题词:“是人民文学,是民族的精英,从墨写的言辞中,辉映着血写的生命的火花。”著有《庄稼话》、《大众诗歌》、《怎么写》、《海洋神话与传说》等。
第四名:邓晶瑜
邓晶瑜(~),原名邓家瑜,安徽省繁昌县三山(今芜湖市三山区)人。邓晶瑜自幼喜爱美术,年4月前往上海,投奔以绘画创作为生的长兄邓格飞。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西方油画、水彩画艺术逐步进入上海。邓晶瑜常去观摩西方各种流派的画展,精心临摹其优秀作品,从中领悟海外艺术大师所表现出的技法与神韵,然后再将其所见所思融汇到自己作品中。邓晶瑜坚持刻苦学画,其画艺大进,很快成为上海《格非画室》的艺术创作的顶梁柱。上海不少企业单位发现邓晶瑜的创作才艺后,纷纷请他设计产品图案、产品包装和绘制人物肖像。
第五位:黄叶村
黄叶村(—)原名厚甫,学名成昆,芜湖县澛港人。父亲黄思进是个裱画师,写得一手好字,并擅长绘画人物、花卉。黄叶村从小受到家庭熏陶,耳闻目染,与书画结下不解之缘。黄叶村先生一生历尽坎坷,但深深迷恋中国书画艺术,研习不缀。年轻时师从山水名家汪采白之父汪福熙门下,汪家收藏的历代名人书画、碑帖甚丰,黄叶村得以饱览群珠,尤其是新安画派诸大家的真迹和徽州钟灵毓秀的青山碧水、奇峰峻岭相互映照,使黄叶村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奠定了其艺术发展的基调。黄叶村书画金石均有精深的造诣,水墨、青绿并能,工笔写意兼擅,其山水和墨竹功力为近现代所仅见,且兼工花鸟,能诗善书,修养全面,生前被誉为“江南一枝竹”。由于黄叶村的作品生前多有散佚,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展览有一定的难度。他也“是继陈子庄(-)、黄秋园(-)之后,第三位生前困顿湮没,死后备受推崇的艺术名家”。
第六位:章开沅
章开沅(.7.8—),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祖籍浙江省吴兴县,生于安徽芜湖。华中师范大学荣誉资深教授,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AugustanaCollege)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年10月入南京金陵大学历史系,后于该校肄业。年12月赴中原解放区,在中原大学政治研究室当研究生。年7月随校南下武汉,在教育学院历史系任助教、教员。年9月入华中大学(即今华中师范大学),在历史系先后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年8月~年3月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年任武昌首义学院(原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荣誉校长。年12月获颁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他是享誉国际的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改名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