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肖像画的难易体现在哪些方面 [复制链接]

1#

这是真的,我认真画画的时候一般都是日子快过不下去了的时候。dy又不让发文章,否则我天天写了发给它。不过学习类的东西都是干瘪瘪,估计也没人爱看。

说说昨天《老阿妈》那幅画。那幅画其实并没画完,在功利的思想下,我把视频拍好,就不愿意再深入下去了,虽然这样很不好。当然,也有能力和喜好的成分,比如有些是确实不擅长的刻画,比如特殊款式的衣帽服饰,比如我会对主要的画面保有热情,但对次要部分总是提不起更多的兴趣。

画肖像对很少接触这个题材的同学来说是件不明觉厉的事。两个人一个画肖像不错,一个画花卉厉害,但你问他哪个更厉害一些,一般人会选画肖像那个。

但其实肖像水彩并不必其他任何题材难,或者说,没有哪个题材想画得优秀是件简单的事。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很多画肖像的人,包括我,画了某幅作品,画中的人物大家都没见过,也没照片参照,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看一幅肖像作品是没有像不像一说的。大家所看到的绝大多数肖像作品都是这种情况,如果没有特别需求,是不会画名人,明星这种被观众一眼就能看出像不像的人物的。

另外,从所画人物的各方面特征来说,也趋利避害的。(对多数肖像画作者来说会这样选择所画对象)。如果有选择,多数情况下这样选择会降低绘画难度:一个民族人物和汉族人物,一般会选前者;一个老人和一个青年,一般会选老人;一个青年和一个小孩,一般会画青年;一个年龄段相近的男性和女性,一般会画男性。

这是什么道理呢?民族的服饰及人的五官比汉族更有特殊,包括五官,服饰,色彩在内的多数画面元素更丰富。性别和年龄段的选择是因为年纪越轻,人物的面部特征越难捕捉。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小孩子在某个年纪看起来都差不多,声音,动作,习惯,长相。年纪越大变化越大,到了中老年,每个人的各方面特征都形成并显露出来。从绘画的角度说,中老年人的五官特征最容易观察,捕捉,刻画。准确性很高。年轻的,尤其是女性,小孩,在这方面要难一些,绘画作品的准确性把握要求更高。

另外,如果画一幅类似《老阿妈》这种民族题材的老年人肖像,其实绘画难度是相对较低的。比如面部,可以多次反复刻画,一些皱纹,斑纹,无所谓多一点少一点,即便稍显过了,脏了,重了,也无大碍,这些对老年人的面部刻画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上述这些用在小孩子的面部刻画来说,任何一条不到位对作品的成败都有根本性的影响。

包括色彩的准确性也是这样,小孩子富含胶原蛋白的,粉扑扑的脸蛋,在结构本就不明晰的情况下,为了达到通透松弛的效果,基本上要求一两笔下去就要到位,改动的空间很小很小。绘画难度可想而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