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324/x6vc1m1.html文/张羽漫
熟识吴学根老师的人都认为:吴老师是个诚恳而朴实的人,然而,和许多艺术家一样,朴实性格之下的心灵,却暗藏着过人的灵秀和才气。天生爱画、矢志学画、画艺精进、终有所成——吴学根的艺术之路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就是爱画,就是要画
——坚持出来的画家
在《新民晚报》记者的笔下,吴学根的求学从艺之路是这样的:
“我上初中的时候,正是文化大革命的后期,对文化课不是很重视。在上课的时候,我不爱听老师上课,就在课本上涂涂画画。”吴学根回忆道,那时候的课本上有不少插图,他就在课堂上将这些插图一一临摹。“一堂课下来,一本书的插图都被我画完了。”吴学根对儿时的趣事记忆犹新。
“下课后,这些临摹的画被我们班主任看到了,他不仅没批评我,还说‘画得不错’。这对我有很大的鼓励。”老师的鼓励是他前进的动力。“教室里的黑板报和宣传展示栏都成为了我创作的平台,常常在上面画画,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肯定。”有了大家的肯定,吴学根更是有了劲头。“那时候粉碎四人帮,我就画人物肖像,伟人的画像我也画。但那时这些画像是不能随便画的。”吴学根说,那时候的自己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啥都不怕。
临近毕业,吴学根对自己的未来一筹莫展,老师的指点让他有了方向——考海门师范的美术专业。但由于吴学根未曾受过专业的美术辅导,最后未能被录取。但绘画梦并未就此消沉,而是越发的清晰浓烈。
高中毕业后,吴学根回到乡村,他并未出去学手艺谋生,而是在家中画画。“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画。”“一边看文化课,一边画画,什么都不去想,就是画。”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学根遇到如皋师范的绘画老师范存进,经过范老师的指点,吴学根的绘画水平得到了不少提高。年,吴学根凭借出色的成绩考取了苏州工艺美术学校,进入专业的学校进行系统学习。3年的求学时光让吴学根开拓了视野,增进了画艺。
年,吴学根大学毕业回到如皋,被分配到如皋工艺美术服装工艺公司上班。“到这里上班后和想象中不一样,我以为能画画,可后来才发现这是一个行政部门,根本不画画。”工作的繁琐让吴学根无暇作画,只有挤出时间看画展或者作画。“当时年轻,心中有抱负,总想去实现心中的画家梦。”
“当时如皋成立了书画院,我被邀请去做兼职画师。”吴学根利用这一平台与广大画友交流、参加展览,创作,这期间,吴学根的专业技能得到很大提高。工作和梦想,吴学根一直都在权衡和周旋,一直都未放弃画家梦。
年,命运在吴学根虔诚的等待中有了转机。“文化馆原美术老师贲道立老师退休,美术老师就空缺了。领导找到我,希望我能过去。”听到这一消息,吴学根欣喜若狂,终于能画画了!吴学根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来到文化馆做美术老师。“我原来的单位是国家行政机关,而文化馆是事业单位。虽然有差别,但只要能画画,我还是打心眼里高兴。”就是这样一个单纯的想法,吴学根保持了对绘画最纯粹简单的热情。
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
——形成自己的风格
吴学根在苏州学习期间,曾经一度痴迷过西洋油画,在西洋水彩、版画等艺术形式上都曾用过功,这为他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家的风格奠定了基础。
吴学根是一位很勤奋的画家,而勤奋的动力是内心深处的兴趣。到了文化馆,吴学根画画的时间多了,创作也多了,只要有机会,他就背起画板外出写生。黄山、雁荡山、普陀山、武夷山、陕北高原,大江南北的每一处山水都有吴学根作画的身影,也是在这一时期,他开始对山水画情有独钟。“大山大水那种磅礴的气势很吸引我,所以,那时候起我就主攻山水。”
确定山水画为艺术上的主攻方向后,吴学根在山水画技艺上不断精进。年,吴学根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关掉了自己经营得风生水起的广告公司,以48岁的年龄北上求学,加入了清华美院书画创作高研班,后来又进入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进修。在清华美院的一年里,吴学根有缘进入当代山水画大家曾先国先生的工作室,研习“曾家皴”技法,鉴取曾老师对山水画的精到见地。曾先国先生的教学理念是:学好山水画,首先要“师古人”,得笔墨语汇,续传统文脉;继而“师造化”,集山川蒙养,夺自然灵妙;最后“师我心”,达到自己内心的艺术感觉与自然造化灵妙之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他提出的“师古人,师造化,师我心”创作法则让吴学根拳拳服膺。
西方绘画主要描述当下的此情此景,是平面的,横向的,而中国画不仅如此,还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基础和经典的文化信息,这是中国书画独有的特色。
这一阶段,吴学根临摹了大量古人的作品,从中国山水画创作的高峰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倪云林(倪瓒)、黄公望,到明代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沈周,到清初三大高僧之一的弘仁等等,吴学根在细细揣摩古代大师的骨法、线条等精湛技艺的同时,用心体会、借鉴、把古人的优秀之处收归己有,同时,也用他敏锐的眼光看到古人的局限。
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在继承古人的优秀的同时,突破古人的局限,扫尽古人陈迹、创造自己的画风?
吴学根除了根据自己在曾先国先生门下进修的心得,在传统的“皴法”上进行创新之外,一方面在画面的构图、点线面的切割上试图突破成法,一方面积极地向西洋水彩画借鉴,通过淡彩晕染,做到让色彩在画面上流动,令自己创作的山水画显出独具一格的气韵生动。
著名艺术评论家苏醒在年写的评论文章中说:“吴学根老师一向以艺术研究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纵观他近期所作《山居烟岚》《云山嘉木》等作品,可以看出他对艺术有了更深度的思考,他似乎更加用心,倾心聆听自然界的语言,通过移情手法描绘拟人化的风景,追求画面的现代气息和人格化的自然,将自己人文情怀放置到自己的山山水水中。无怪乎曾先国老师在看到他最近的写生作品后,‘感到眼前一亮’,说他‘把山河与对笔墨的认识融为一体,产生了入情、入理、入画的效果,把人带入了大自然的田园牧歌的意境之中’。”
最后,引用著名评论家石寒先生对吴学根一番关于“意境”评价作为结语:
“李可染先生强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没有意境的山水画,纵然刻画得再细微真切,也不过是徒具山水形貌,而难得山水神韵。而意境须凭籍精湛的笔墨语言、丰富的丘壑蒙养和画家的文思陶钧。吴学根先生的山水画给予我们的感觉有种真力弥漫、意境冲融的气息,其原委就在于他对意境的诉求是建立在他对传统文脉的把握、对人生经历的体悟以及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积淀之上的。山水画向来‘以形媚道’为主旨,其要在于情性的自然流露,将人生、道义形诸于笔端,迹化于纸上,延伸于画外。所以,品格换来品格。画家的人生阅历、心性和胸襟是决定艺术作品境界的标尺,而这恰恰是直接影响到作品意境的发微。
吴学根先生的山水画没有时下轻浮躁动的市井气,没有冷辟孤高的文人画习气,没有邪怪诡异的江湖气,没有粗鄙固陋的村野气。他的画褪尽了铅华,只是一派温和、清净的,宁静、恬淡的山水灵境,那悠远幽邃,迷离华滋的境象给予我们精神的升腾和灵府的安顿。我想,这就是艺术所给予我们的可贵价值,吴学根先生的山水画所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就在这里。”
编后语:5月份,如皋市文化馆资深美术辅导老师、如皋籍画家吴学根先生的山水画作品先后参加了两个大展:先是于5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传承与经典系列展”吴学根山水画展,紧接着是5月27日在韩国首尔举办的“·大美中国第三届中韩书画名家作品展”。吴学根山水画作品在两场大展中获得圆满成功,把荣誉带回了如皋。
吴学根
如皋人。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如皋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中国民族艺术研究院特聘画家。作品三十余次入选省美协、中国美协主办的各类展览并多次获奖,其中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览获奖一次,入选七次。出版作品集《吴学根水墨山水》(江苏美术出版社)。其艺术成就近年来得到中国美协、省美协领导的肯定。己申报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待审批中)。
作者:张羽漫,原名张小茅,如皋女儿。居北京十七年,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编导,新华社《一周聚焦》杂志编辑,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会刊主编。现任如皋市文化馆《雉水文化》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