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抗复发 https://m.39.net/disease/a_13456840.html自希腊艺术衰颓和罗马艺术家只是模仿希腊作品以来,西方的绘画艺术发展中断了好几个世纪。在这期间,艺术家所创作的画作,尤其女肖像画,大多立意平平,没有什么创新。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好作品才相继出现,这个危机才得以解除。在形象绘画艺术的解放运动中,涌现了很多大师级的人物,桑德·波提切利算一个。
波提切利自画像
波提切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画家,佛罗伦萨画派最重要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线条优美,色彩淡雅,人物形象妩媚,画面富于装饰性。他最出名的作品是《维纳斯的诞生》和《春》。在这两幅作品中让我们可以欣赏到波提切利的绘画“功力”,作品又再度体现了希腊绘画艺术的风格,同时又受到哥特族艺术的影响,画风非常秀丽柔和,绘画技艺高超,令人赞叹。《维纳斯的诞生》描绘女神刚从水中出现,人物形态微微倾斜,头发随风轻轻地飞舞,天使、鲜花围绕四周。这个女神动态透露出人与神融和的灵性,被认为是美术史上最美的动态。这是大部分艺术家创造的维纳斯作品所无法达到的。
《维纳斯的诞生》
波提切利的作品采用“蛋彩”画法。以蛋清和色粉来作画,技法上有点像水彩的画法,又有些像中国画的工笔重彩画法。层层罩染,一步一步的把形象从做好的肌理底层“渲染”出来。这种画法就是“坦培拉”画法,这种画法很讲究制作过程和工序,繁琐还需要小心翼翼。后来油画的发展,直接画法让坦培拉逐步谈出。
《春》
这种繁琐又小心翼翼的画法在90年代,风靡中国各大美术院校,油画系的师生们十分吹捧这种技法。人人都兴致勃勃的谈论、交流、学习。因为当时学习的渠道没有现在那么发达,很多人对“坦培拉”画法都是一知半解。蛋清是不可能用的,鸡蛋金贵,那时有些同学能吃上鸡蛋都成问题,更别说拿来画画了。但办法总是有的。做肌理底子,不可能用白颜料,是用立德粉加白乳胶,就是刷墙那种。很粗,先用锤子打,再用网过滤。颜料还是用油画颜料。调色媒介,就是调色油放入松香块加热混合得来。在绘制过程中,画错和画得不满意的地方,就用立德粉盖掉,等干了之后再画,再染色。很有中国特色的“坦培拉”技法。
波提切利《少女像》47.5*35cm
那个年代的艺术家们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探索、学习,中西结合,让中国的油画艺术不至于出现断层,慢慢的得以发展。今天,他们回想起那些年的学习情形还是有些唏嘘,感概。
波堤切利《西蒙》82*54cm波堤切利《女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