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秋近,上海匡时联合一条拍卖推出“向西·中国经典油画”专场,甄选王流秋、全山石、胡振宇、李青萍、费以复等中国近现代名家的26件油画作品,精彩纷呈,期待各位藏友竞得佳作。
精品赏析
胡振宇剑河
设色纸本镜框,年作,53×45cm
胡振宇,年生于浙江。擅长油画、美术教育。历任浙江美院油画系主任、造型学部副主任。胡振宇的作品以人物画为主,手法写实,但却创造出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效果,总给人一种新奇的感觉。他始终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艺术要不重复别人,先要不重复自己;要突破别人,先得突破自己。他所作的探索,没一阶段形成一个系列,每一幅画都有所改变,一次次超越自己,一次次超越前人,努力实现从传统写实到现代具像的跨越,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王流秋工地
设色纸本镜框,40×30cm
王流秋,祖籍广东潮安,年生于泰国。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长,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油画家协会名誉会长。王流秋的作品多为小幅油画,在画中我们看不到画家失落的伤感,在寂静中我们看到的是生存的力量,一种气定心闲的人生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王流秋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以版画闻名。五六十年代入中央美术学院的马克西莫夫油画班学习,在俄罗斯现实主义盛行的年代,他进行的是主题性创作风格,进入八十年代后开始进行对油画人生作品的探讨,经过十年的功夫,其风格渐渐定格在一种人生的体味。
全山石舟山观音岛
设色纸本镜框20×48.5cm
全山石,年出生于浙江,是中国清代著名史学家全祖望的后代。后留学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成归国后,历任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会长、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浙江美院教务长、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等重要职务。全山石的绘画重视写生,面向生活,从生活中表现美和创造美,这样才能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作品色彩丰富,造型严谨,用笔奔放,潇洒,富有很强表现力。全山石一方面很好地掌握了西方传统油画技巧,并不断通过出国学习,考察,讲学等方式,深入研究欧洲油画的发展和变迁。另一方面他又从中国传统的艺术中吸取营养,以致他的作品既有西方油画的正统性,又有东方精神的民族性;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他那熟练的油画技巧,能把形,色,神有机地结合,以写的方式表现出来,能使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李青萍人物
设色纸本镜框30×22.5cm
李青萍是中国西画早期发展中的先锋人物。她的画,从构思、用笔到用色,无不自由洒脱,有鲜明的音乐感。她将西方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集于一身,包括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和野兽派画法。徐悲鸿称赞她为“新派女画家”,刘海粟称“今日之西画引进中国,只有你与我为先驱。”国画泰斗齐白石先生评价说:“李青萍小姐画无女儿气”,日本文艺界赞誉她为:“中国画坛一娇娜”。此作延展出李青萍追忆过往生活的现实感受,以及深埋在心底的女性温情,她的坎坷艺术之路中每一个片段都应该值得我们继续追问与思考。
费以复海岛
设色纸本镜框,36×26cm,
钤印:费
费以复先生是中国第二代油画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年入学苏州美专,与颜文梁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其绘画风格因受颜文梁古典写实风格影响极深,画作以结构严谨着称。在西方画家中,对费以复产生较重要影响的是俄罗斯风景画家西什金和列维坦。费以复的作品风格介于中国式的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之间,相较于印象派的风貌,费以复的笔调似乎更为轻松、愉悦而充满诗意,表现出画家对艺术的真诚与灵活的同时,画中所呈现的本土性艺术语言,呈现出更多的民族气息,也增添了与观者之间的亲切感。
何翀鹰静物
设色纸本镜框60×50cm
款识:HCY.99.4。
何翀鹰,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为职业油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家协会会员。他的静物作品色彩淡雅,造型严谨,每一形象都融入了画家对所描绘物体的深切感情,并不是停留在“再现”的层次上,他以中国传统的对象的构图,经过严格的推敲,具有光与色的丰富表现力,给人一种亲切、怀旧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