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公益科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及临床 [复制链接]

1#
白癫风如何处理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614/4639126.html


  

什么因素容易导致股骨头坏死?


  

①外伤。如外力撞击引起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扭挫伤等。


  

②大量饮酒。长期大量的饮酒而造成酒精在体内的蓄积,引起血脂升高从而造成了血液粘稠度的增高,血流速减缓,使血液凝固性改变,堵塞血管,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股骨头营养中断,造成股骨头坏死。


  

③大量或长期地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


  

④慢性累计性劳损。


  

⑤骨代谢紊乱。


  

⑥髋关节手术后继发坏死。


  

⑦骨质疏松。


  

⑧骨结构改变导致血管受挤压致血流障碍,如髋关节发育不良。


  

⑨还有儿童骨坏死,其发病原因不清,一般多发于4~10岁之间,引起骨骺的坏死,又称为特发性骨坏死。


  

成人股骨头坏死早期在股骨头外上见一硬化环,其延伸至关节面;进一步缺血导致软骨下骨折及关节塌陷,在平片上表现为“新月征”。

 

股骨头坏死的分期


  

I期:髋关节进行性疼痛,活动轻度受限,在X线片、CT上改变不明显或有点滴密度改变,核磁共振和同位素扫描可以发现。


  

临床表现:痛僵硬,活动受限,而x线没有特殊征象,或有骨小梁轻度不匀,或斑点状稀疏区,骺线或关节间隙均无变化,也可把此期称为0~1期,此期适于作血流动力学;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或髓芯活检等综合检查。


  

II期:髋关节疼痛为主,外展内旋轻度受限。X线片、CT示股骨头外形与关节间隙仍无任何变化,软骨下可见囊性变。


  

临床表现:髋关节疼痛,可伴膝关节、腹股沟、大腿内侧、腰骶部及臀部后、外侧疼痛,行走活动受限,呈痛性跛行;足跟叩击实验(+),“4”字试验(+),托马斯征(+);X片没有塌陷表现,CT有囊性区和骨硬化区;MRI可见股骨头有局限性不规则、不均匀低密度区,股骨头外正常.周围有关节积液。


  

III期:髋、膝疼痛加重,负重耐力下降,跛行。X线片、CT片上可有骨小梁断裂和骨皮质不连续,或密度不均等改变,此时股骨头已经裂解,局部略变形。


  

临床表现:持续性、进行性髋关节疼痛症状,可伴有腰骶部、大腿及膝关节疼痛,患肢缩短,跛行,髋关节外展、屈曲受限:“4”字试验阳性(+).下肢短缩实验(A11is征)(+),托马斯征(+),患肢短缩≤2cm;X片表现为股骨头偏平,塌陷≤0.5cm,可见软骨区半月形透亮区即“新月征”,但无关节间隙变窄;CT有囊性区和骨硬化区;MRI可见股骨头有大片不规则、不均匀低信号区、股骨头变扁、坍塌,能够发现关节积液。


  

IV期:髋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行走困难,或丧失劳动能力。X线片、CT片上股骨头变形并有间隙变化或伴有髋关节的变形。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髋关节剧痛症状,出现骨性关节炎症状,可伴腰部、臀部及膝关节疼痛,腿短,跛行严重,严重肌肉萎缩,下蹲、外展、屈曲等功能活动严重障碍。“4”字试验(+),下肢缩短实验(Allis征)(+),托马斯征(+),患肢缩短2cm;X片表现为股骨头塌陷0.5cm,髋关节间隙狭窄或完全消失,髋臼边缘骨赘,CT示股骨头出现硬化、空洞、碎裂等形态,MRI可明显股骨头有大片不规则、不均匀低密度影,股骨头塌陷明显,髋关节间隙变窄,少量关节积液。


  

(ps:分期内容的汇总表格见本文最后!)


  

股骨头坏死怎样做到早期诊断?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效果与病情轻重、发现早晚、病程长短有很大关系,病变发现越早,病情越轻,治疗效果越好,因此股骨头坏死应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股骨头早期诊断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凡20~50岁的成年人,腹股沟或髋部疼痛,并向大腿放射(或一侧膝痛活动后髋痛),缓慢的进行性加重,夜间疼痛明显,经一般药物治疗无效,且有外伤史或酗酒史或有其它引起股骨头坏死的诱因和疾病者,应首先考虑本病。


  

②对所有腰腿痛患者在进行体检时,应常规检查髋关节功能,如发现患侧髋关节外展,内旋受限,应怀疑本病的存在。


  

③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应随访至伤后3~5年,如发现股骨颈高度递减,股骨头囊性变,并有临床症状,应考虑本病。


  

④对可疑病例必须首先拍摄髋关节正位和蛙式位X线片,如无异常,应严密观察或进一步进行CT、MRI、ECT、骨内压测定,髋关节血供检查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