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周末好!
今天我想介绍一位很有意思的宫廷画家,他的画风乍看很像拼贴画,但其实是油画。不少画家都从自然里获得灵感,从植物身上观察世界,了解自我。他们透过花草表达的已经不再只是植物本身。
这位宫廷画师也爱用花草,但他另辟蹊径,将水果,花草,鱼类,鸟类各种生物,堆砌成半身肖像。作品看上去荒诞、怪异、充满幻想,密集恐惧症患者很可能会发作。可认真看完,你也许能感受到它们身上不一样的东西。
这位擅长荒诞、怪异、奇幻风格的画家叫朱塞佩·阿尔钦博托,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以人物肖像画闻名于世。
他画的人,浑身长满了花,五官、皮肤、毛发、衣物……每一寸都由花草组成。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出生于米兰的一个贵族世家,家里有许多人都是大主教。他的父亲就是一个画家,曾为米兰大教堂教堂工作,出入家中的不是艺术家就是学者,艺术气氛浓厚。
他从小就跟在父亲身边学画,有非常高的艺术素养。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
36岁时他翻山越岭,来到了维也纳的哈布斯堡,成为了罗马皇帝斐迪南一世的宫廷画师。当时他走的是正常画风,可惜这些作品并未引起巨大反响。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当时的画风
后来,他受萨克森国王奥古斯都的委托开始创作肖像画,从此人生迈向了新篇章。
他用密密麻麻的水果、花草、鱼类、鸟类……堆砌成人物的半身像,给人一种荒诞诡异之感。历时3年,他完成了令他声名大噪的系列作品《四季》,甚至有人因此怀疑他是一个疯子。
粗粗一看,《四季》系列画作甚至像阴森的肌肉骨骼组成图,但深入观察,你被那些秋毫毕现的细节震撼。
春天百合、玫瑰、小雏菊,
蜷曲的叶脉都在人身上舒展开,
肤色的蔷薇含苞待放,
小白菊的花瓣针尖一般纤细。
《春()》
夏天是果蔬丰盛的季节,
樱桃眼睛,豌豆牙齿,
让人画中人看起来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夏()》
秋天,果实熟了,
苹果肌,梨鼻子与蘑菇耳朵,
葡萄头发与南瓜帽,橡木桶的领子…
画中所有细节都是秋天的风物诗。
《秋()》
冬天万物凋敝,
盘虬卧龙的树根化作的脸,
后脑勺的位置挂着常青藤,
搭配老者的形象,人生已然走到了严冬。
《冬()》
每一个植物的形态、分布都对应着人脸细微的情绪和年龄状态,这让部分学者认为他的画更应该被理解为静物画。的确,阿尔钦博托在创作前,会进行大量的写生,然后根据自己的构思将素材整合成肖像画。
他也从罗马皇帝鲁道夫二世丰富的收藏里,看到了许多当时未曾在欧洲大陆出现的动植物,像是来自土耳其的郁金香、北非的麋羚,以及美洲的各种鸟。
创作《地球()》前,阿尔钦博托的速写作品。
这幅画就很难寻到人的脸,
狮子,大象,角马羚羊,
反而让人联想到坦桑尼亚大草原上,
动物大迁徙时的惊心动魄,
有一种原始的张力。
《地球()》
不仔细看还真找不出人脸,
上百只鸟一百多双眼睛盯着你,
四不四有些密集恐惧?~
《空气()》
这是一张由水生动物构成的人脸,
特有的灰色调组成了皮肤,
整个人看起来阴森森的。
仔细想想,也挺现实主义,
人的一生吃了多少鱼虾螃蟹,
足够铺成一张脸了。
至于那串珍珠?我想也许是河蚌珍贵的奉献吧?
《水()》
这一张炼金室,
一个暴脾气的壕。
作者在其中藏了很多心思,
也许是讽刺战争,也许是不满工业化社会。
《火()》
这些画也不仅仅是细小图形与肖像的组合。
就像他最著名的作品《威尔廷努斯》,这是罗马掌管自然和生命交替的四季之神的名字,肖像脸上由不同季节的水果,花朵组合而成,象征着自然的平衡与和谐。
这也是他为当时的罗马皇帝鲁道夫二世创作的肖像画,象征着皇权与威严。
《威尔廷努斯()》
创作后期,他不再追求完美,
尤其喜欢画一些苍老,
被命运折磨到变形的面庞。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速写
一面四季,
阿尔钦博托风格自成一派,与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主流艺术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异,许多人都会好奇是什么给他的灵感。阿尔钦博托早年在伦巴的教堂设计设计挂毯、花窗的经历对他影响深远,使得他对动植物特别感兴趣。
教堂里拼接的玻璃花窗,
或许也给了他一些启发。
从他早期的作品开始就初露端倪,他设计的挂毯就「镶」着一圈栩栩如生的瓜果和花朵;他在蒙扎大教堂创作过壁画《耶西之树》,画面中就有逼真的柑橘类水果。
阿尔钦博托死后,他的风格渐渐被人忘记,直到19世纪许多超现实主义画家出现,他们将他视为20世纪超现实主义运动的先驱。现在也依然有许多艺术家从他的作品中获得灵感。
《纽约时报》向他致敬,做了一期
「ADiamodintheRoughage」
里面用各种植物花卉做人体装置艺术
电影《爱丽丝梦游奇境》中的水果人,
灵感也来源于他。
波兰某艺术家的蔬果拼盘照
AnnaTokarska,,8
也有人将它做成雕塑放在博物馆前展览
菲利普哈斯,
还有人直接将他的作品
设计成珠宝款式
朱塞佩·阿尔钦博托的作品,初看并不阳光、温馨,你很可能会不习惯。但是相信我,多看两遍,你会觉得越看越有意思,能看到丰富的细节和深远的寓意。
其实,简单的蔬果拼盘,并不是阿尔钦博托的作品灵*。暗示细节与作品主题间欲说还休的联系,才是他作品的真谛。
植物群,
16世纪时被世人认为是疯子,
21世纪时成为现代艺术、超现实主义
致敬的经典大师。
疯子和天才,往往只在一线之隔。
如果有人说你crazy,沉住气,
也许你在做的,正是正确的事。
END
精彩不容错过丨尽在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