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作家用形象性的、渗透着情感的语言,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事件、环境的多方面面貌和特征。
描写手法从对象上可分为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
从方式上可分为概括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从风格上可分为白描、细描等。在创作过程中,描写常常与叙述等手法结合起来使用,以塑造艺术形象。
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手法之一。也是我国文学中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的描写手法。用最精炼、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人物的神情面貌。要求作家准确地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用传神之笔加以点化,有如芙蓉出水,朴实自然。鲁迅的小说是白描的典范作品。
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手法之一。用细腻的笔触对人物进行适当的描绘。要求从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出发,对描写的对象加以渲染和铺陈,有如镂金错彩,绮丽华美。但要防止堆砌辞藻的形式主义或忽视艺术概括的自然主义
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手法之一。对人物的年龄、容貌、身份、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作全面的概要的描述。常用于情节展开前对出场的主要人物作总的说明或介绍,给读者一个总的印象。
概括描写的方法,可以是概括的抽象说明,也可以是概括的具体描写,或两者交错运用。过多地运用这种方法,则会损害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削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亦称正面描写。
文学创作中的描写手法之一。对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行动,或环境、气氛作直接的描绘,让读者直接感知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和环境的规模、事件的气氛等。
亦称侧面描写。
文学创作中一种烘云托月的描写手法。即对某一事物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对它的印象、感受,或者描写它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以从侧面间接表现在它的情态和特征。这种描写,含蓄蕴藉,可激起读者的联想,使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丰富作品所描写的事物。在叙事性作品中,间接描写和直接描写往往交替出现,兼采并用。
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描写手法。
分为正对、反对两种。前者将被描述的主体与其相类似的人物或事件放在同一条件下,加以对照描写,于交相辉映中,使主体得到衬垫,显得更加突出。后者把彼此之间互相对立的人物、事件或同一人物、事件的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对照起来进行描写,以突出人物性格,强化矛盾冲突,渲染气氛、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描写手法。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它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的不可缺少的手段。细节描写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服从于表现主题思想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因此,必须善于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缺乏思想深度和脱离作品整体需要的繁琐的细节描写,则会导致创作上的自然主义倾向。
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描写手法。对人物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作的形象描绘。前者又称风景画,后者又称风俗画。可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条件,显示社会背景;可衬托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性格特征,深化主题、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好的环境描写,总是善于把对风景画、风俗画的描绘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具有感人的艺术力量。
是文学创作中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艺术手法。一般包括人物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对话描写等。要求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注意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使之真切动人,切忌脸谱化、概念化。人物描写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人物形象的完美、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低。
人物描写的一种手法。对人物的服饰、体态、容貌、表情和风度等外在特征作具体的描绘,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包括动态的描写和静态的描写。要求突出主要特点,通过不同人物的肖像描写,显示各自的阶级出身、社会地位、生活处境、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并表现作家的爱憎倾向。
人物描写的一种手法。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意志、愿望和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的描绘、要求揭露反面人物的丑恶灵*,展现正面人物的心灵美,以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其方法多种多样:或通过对话、独白、行动、姿态和面部表情等直接地剖析,或采用梦境、幻想等间接地揭示,或借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及周围人物的反应等侧面地烘托。
人物描写的一种手法。通过人物语言的描绘来刻画人物性格。要求人物对话具有个性化和行动性,使读者能从特定的语言内容,乃至各具特色的说话腔调、惯用词汇及表达方式中,准确地把握不同人物独自的出身经历、习惯爱好、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艺术效果。
人物描写的一种手法。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动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绘。人物的行动受其思想感情的制约,显示出某种社会意义。选择提炼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行动加以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