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胡少宁、曾顺意中拉智讯收录于话题#访谈1#口述史6
智讯君按
随着中国与拉丁美洲的联系日益紧密,中拉文化交流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知名公共外交活动家、纪实文学作家、长江日报高级记者、画家、摄影家余熙先生,自90年代中期迄今跑遍了拉丁美洲10多个国家,出版了7部拉美国别的主题著作,增进了中国公众对拉丁美洲的认知。余熙以其丰富的经历生动诠释了“一个公共外交家的声音究竟可以传多远”。为全景呈现这位公共外交与拉丁美洲的故事,中拉智讯授权刊登这篇专访,以飨读者。
受访者
余熙:长江日报二级高级记者、纪实文学作家、水彩画家、摄影家;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特邀理事、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专委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古巴何塞马蒂文化协会荣誉会员。著有7部拉美主题著作:《约会哈瓦那》《约会牙买加》《约会乌拉圭》《约会阿根廷》《约会巴拿马》《你好,巴拿马》以及《乌拉圭,天然至上》。年5月,余熙先生最新推出的36万字、幅图片的文献型兼纪实性图文新著《乌拉圭,天然至上》,由乌拉圭现任和前任三位总统及两国大使欣然撰序。
采访者
胡少宁、曾顺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拉丁美洲研究系研究生
采访者
我们注意到,您上个月刚刚出版并在武汉市发布了您关于拉美的最新著作《乌拉圭天然至上》。这是迄今您出版的第7本拉美国家主题著作了吧?请问您是怎么和遥远的另一个“东方”——乌拉圭,以及整个拉美地区结缘的呢?
受访者
是的,在我已出版的29部著作国际交流主题著作中,有7部为拉美国家主题。《乌拉圭天然至上》是最新的一部。我与拉美结缘这段往事,由一系列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所促成。我的好几本拉美国别著作,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出版的。比如我的第一本拉美著作《约会哈瓦那》成书于年,而在此前一年,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病重移交职权的消息传入我国,给了我很大震撼。我与卡斯特罗主席在古中两国分别见过面,特别是在中国他还亲自接受过我赠送的写生肖像画。古巴这个国家和人民给予了我以故友亲朋般的亲切和感动。这种特别的情谊,伴随着我致力于“深化中国对于古巴的进一步了解,巩固中古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的心愿,也成就了我“快马加鞭”完成著作出版。年,我出版《约会巴拿马》时也遇有相似的时代原因。我赴巴拿马采访及写作此书之时,中巴两国并未建交,但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在召唤着我。我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我心底的一个愿景——尽管国家尚未建交,但民众也应增进沟通交流。当书稿交到出版社时,适逢中国与巴拿马宣布建交!其后不久即来华访问的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和夫人,特地在上海当面向我真挚致谢。
除了公共外交事业的需要,我对中国读者不太熟悉的和国际知名度不太高的某些国度,似乎持有超乎寻常的探究兴趣,就如同我寻访欧洲国家时,更乐意去冰岛、北马其顿等偏“冷门小国”一样。虽然我在10年前已经出版过《约会乌拉圭》,但二度提笔描绘乌拉圭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国家时,我依然激情充沛。原因很简单,那片土地实在令我*牵梦萦!
我写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别书籍能够在中国相继问世,离不开中国外交界、国关学术界,还有拉美国家的*府与民众的长期支持与通力合作。在增进中拉友谊与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中拉各界人士互为吸引,互相支持,追求合作共赢的相同意愿与热情不断呈现。我的这些出版成果,正是双边文化交流积极发展的生动体现。
采访者
在您的“余熙约会世界系列丛书”中,大部分采取的是国情—自然—人文—人物等多线叙事结构,并根据各国国情有不同程度的侧重。就拉美国别系列而言,是什么原因使您采取这种叙事结构?这种方法有什么独到的特点或优势?
受访者
我的叙事结构,一般会根据不同国家的特征而采取不一样的方式。我通常会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该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沿革、社会文化、人文风情、自然风光、典型人物由广阔至细微、由宏观至微观地进行纪实性描写,其中多线结构则以叙事铺陈需要而定。我的职业是新闻记者,这种职业习惯,能帮助我较为熟悉和快捷地开掘主题。而同时我的记者和作家身份,使我无论是在文字还是图片上,都习惯运用形象思维模式,对试图呈现的事件、景物乃至人物予以多维度攫取与刻画。或许你们可以在我的著作中看到人物对话夹杂或跳跃于对抽象事件的描述,它们使叙事内容更为精炼而简短,因而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形象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有效拉近读者与作家同文字表现的内容进行交融互动。另外,作为画家、摄影家,我时常会通过插画和相片点缀的方式对文字进行“旁白式”的内容补充,目的是弥补抽象文字的不足,使我的形象刻画更接近真实的物像本质。比如,这页图是我在《约会乌拉圭》中“为位路人留下影像”的其中一页,在这一章我略去了文字叙述,只想借助于摄影人像在相对趋同环境中的动态,给读者留下比较与思考的空间。
当今,世界处于“读图时代”,图文并茂地阐释主题尤显重要。我的出版物的重要特点,就是用形象的力量感染读者。我用文字和图片塑造的形象,能令读者深刻感应到我试图传递的灵动鲜活的内容。
采访者
除了对当地风土人文的专题介绍外,您的著作有相当一部分篇幅专注拉美各国华人华侨群体的生活面貌与历史记忆。您认为华人华侨在中拉人文交流方面有何独特作用?未来如何更充分发挥其“以侨为桥”作用呢?
受访者
毋庸置疑,拉美的华人华侨群体在中拉人文交流上一直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巴拿马的运河奋斗史、古巴的独立战争史以及旅居牙买加、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华人华侨谋生创业史中,无不汇聚着中国侨胞艰难苦的奋斗身影。那些在十九、二十世纪初被贩卖抵达拉丁美洲的华工“猪仔”群体,所遗存的老人及后代群体,虽早已定居并繁衍后人,但他们至今仍保留着对祖籍国的怀念,生活习惯上也保存着祖籍国的传统习俗。这批华人华侨作为拉美多民族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是在拉美社会结构的变迁上,还是在中拉人文交流的历史进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我在已经出版的7部拉美国家主题著作中,对生活在拉美不同国家的华人华侨群体分别作了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也介绍了我与这些群体交流互动的纪实过程。比如在《约会巴拿马》中,我就较为详尽地刻画了旅巴华人华侨对位于巴拿马城郊“华人冢”的精神牵挂,我与华侨一同前往墓园祭奠,从而对这一华人“圣地”作出深刻形象的描写。
旅居拉美的华人华侨,生活状态参差不齐,但无不感慨祖辈的艰难谋生。他们多数人的愿望是能回到祖籍国省亲。我仍记得在古巴,一些老侨民含着泪对我说,他们现已无力回到祖籍国了,但期盼身后的遗骨能葬于自己的故土家园!
旅居拉美的华人华侨对祖籍国的深切怀念令我感动落泪。我在拉美开展活动之时、特别是在撰著拉美国别著作之时,对这些已被边缘化的同胞群体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