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读懂广州解密晚清广州画家,广告打到伦敦
TUhjnbcbe - 2023/7/21 19:24:00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可以向读者保证,如果他们希望在下次彗星访问地球之前给母亲、姐妹、妻子、情人、知己留下一幅英俊漂亮的画像,甚至比她们心目中的形象更为出色——来找林呱,只要15块,传真效果罕见。”这是年《广东邮报》出现的一则外销画广告,行文用字可以说是摸准了在穗洋商的消费心理。这个广告主艺名林呱,是当时最出色外销画画家之一。与林呱同街竞技的,还有新呱、东呱、奎呱、发呱……在十三行鼎盛时期,靖远街上的洋画坊共有30多家,掌握了西洋技法的中国画师以流水线的操作方式,快速绘出一张张肖像画、市井风情画、植物禽鸟画,卖给各路洋商。每年,几千幅由中国画师绘制的洋画就从这里装运商船,销往欧美各地。这些洋画坊与十三行的兴衰如影随形,其留下的画作也镌刻了老广州最真实的记忆。

林呱的画室

画室扎堆十三行

门面窄小生意大

两百多年前,广州的十三行商馆区虽然名震四海,其实规模并不大,南到珠江岸,北至十三行街,东到西濠,西至联兴街,方圆不过一平方公里,专供“番*”购物取乐的街道也只有豆栏街、同文街、靖远街等寥寥数条。在这里,外销画室的存在颇有点另类,别的酒铺、饭馆、布店、鞋庄乃至杂货店门前有成群的外国水手闹闹嚷嚷,这些画室里却很少喧哗。画室一般门面不大,一楼用来做生意,待售的画作在墙上挂得满满当当,柜台上还摆着各种本地风景明信片,洋人的口味多种多样,待售画作也无所不包。前来买画的洋人,不管是肖像画的拥趸,还是市井风情画的粉丝,不管是想回家馈赠亲友,还是回国转卖赚差价,都不难在这里找到“心头好”。如果他们愿意多出一点钱,还可以进行“高端定制”,在画室二楼现场工作的画师随时向他们敞开大门。

清代油画,描绘了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的早期风貌。(威廉·丹尼尔/FOTOE)

其实,“外销画”这个称谓是今天学者的说法,两百多年前,人们把它们称作“洋画”,因为它们虽是中国人画的,但用的多是西洋技法,买家也多是洋人。据史料记载,当时在靖远街和同文街上开业经营的洋画坊共有30多家,每年光随船出洋的洋画就多达两千多幅,更别提难以计数的明信片式的微型画了。画师的收入虽然不能跟富商巨贾相提并论,但也是相当之体面。像当时最出名的外销画画家林呱,每年都有两千两白银入账,其他一些画家虽然不如他,但也能跻身中上阶层,就算是画坊里地位较低的画工,每年也有三四十两银子入账,生活远比一般的劳动阶层优越。

这幅画作描绘了十三行商馆区内著名商业街——同文街日常繁忙的景象,这里云集了制作外销品的商铺。

十三行鼎盛时期,“洋画”何以如此流行?说来道理也再简单不过。如今“地球村”时代,不管你去到哪儿旅行,还时不时想写张明信片回家显摆呢(这两年或许改成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懂广州解密晚清广州画家,广告打到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