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巫鸿的著作《中国绘画:远古至唐》出版,书中巫鸿聚焦于讨论“中国早期绘画”,将“中国绘画”的概念扩大,在材料上把壁画、屏障、贴落等各种类型的图画都囊括于其中;在时代上,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开始讲起,打破始于魏晋终于清代(以卷轴画为主体)的叙事。
书中提出,以唐末为节点的早期绘画担负着开发绘画媒材的宏大历史职责,无名画家的集体创作在日常生活和宗教礼仪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于以卷轴画为大宗的后世绘画,研究早期绘画所依凭的考古材料中所反映出的不同时期、地域和画手的风格变化,使得这段绘画史具有了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格。
书影巫鸿认为,对于中国早期绘画不能按照单一的“进化”概念衡量,不能将其认为是中国绘画不成熟的早创阶段,“我们会发现诸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或南北朝至唐代的雕塑,在此后的中国美术史就再也没有产生出同等辉煌的同类作品。这些情况当然不是说人类的艺术创造力萎缩或倒退了,而是证明不同时代的艺术有着自己的对象、性格和条件。”以此原理思考早期中国绘画,虽然它与晚期绘画有着必然的连续,但它的课题、目的和创作环境均有其特性。将这些特性总括为三个大方面,与绘画艺术的功能、形式、创作者和研究方法有着本质的联系。
卷轴之外:绘画媒材的产生和发展
首先是它的历史课题或任务。如果说晚期绘画更多聚焦于对图像风格的自觉探索,那么早期绘画则担负着一个更基本而宏大的历史职责,即对绘画媒材本身的发现和发明,由此产生出绘画这一绵绵不息的艺术形式。
巫鸿认为,人类并非从一开始就具备从事绘画的最基本条件——即承载图像的“平面”。这种平面是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然后才有了以二维图像构成的绘画表达。研究表明,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区,绘画的平面首先出现在器物和建筑的表面,独立的绘画平面是几千年之后的另一重大发展,从此有了区别于建筑和器物的可移动绘画作品。这种独立绘画从初生到成熟又经历了千年以上的过程,其间发展出手卷、屏风、画幛、立轴等各种样式。
岩画的不断被发现更新着中国绘画的起点。内蒙古阴山岩画是人类最早的作品之一,在长达一万年的时间里,先人们在绵延的、高大的山体上创造了无数的图像,比起审美意义,他们更被一种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与敬仰之情鼓动,那些庞大的模拟宇宙、太阳的图像发展到后来,变成一种对于日常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