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非常难治愈的疾病,目前,各种各样的保守治疗(非手术)方法,效果如何呢?
⑴药物治疗:包括扩张血管的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物、降血脂药物、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增加钙吸收的药物、中医舒筋活血药物等药物治疗,均没有经过系统的、严谨的、科学的临床研究,均没有肯定的疗效,这些药物可以有一定止痛作用,可以一时缓解症状,但很难治愈股骨头缺血坏死,骨坏死还会继续发展。仅通过药物治疗而治愈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在临床实践中非常罕见或者说几乎没有。
⑵.物理康复治疗:包括电刺激Electricalstimulation、高能脉冲High-energyshockwave、高压氧Hyperbaricoxygen、超声波Ultrasonography和体疗、中医拔罐、针灸等治疗方法,虽然这些治疗方法也可以一时缓解临床症状,但很难使骨坏死治愈。
⑶介入治疗:股骨头血管介入疗法:
是一种经对(同)侧股骨动脉将导管插入股骨动脉→股深动脉→旋股内侧动脉,通过导管直接将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注入旋股内侧动脉。目的是通过溶栓或抗凝药物的作用,使已经闭塞的股骨头血管再通。
股骨头血管溶栓原理来自于冠状动脉造影及溶栓,但问题是:
a.冠状动脉溶栓是在动脉发生闭塞3小时之内有效,超过这一时限,效果就不明显了;
b.股骨头血管闭塞至少发生于数月之前,溶栓或抗凝药物几乎不会有效果;
c.骨坏死的血管闭塞发生于股骨头内毛细血管,是股骨头内微循环受损,与冠状动脉闭塞机理完全不同,因此,对冠状动脉闭塞治疗有效的方法,对骨坏死来讲是无效的。
d.溶栓药物的细胞毒性和药物加压注入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伤害,导致血管进一步闭塞,股骨头血运进一步破坏,加速(重)骨坏死进程。因此,介入治疗是一种无益甚至有可能有害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保守治疗(非手术),是一种疗效不明显,效果不确定的治疗方法。往往会因此而错失早期手术--保头治疗的宝贵时机。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保守治疗可一时缓解症状,但治愈骨坏死的可能性不大。正如国外学者Mont和同事回顾了21个研究髋34个月(范围20个月—10年)的随诊报告,发现保守治疗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人的股骨头生存率仅22%。较手术治疗的生存率(50%--90%)明显低得多。因此认为采用保守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实际上等于是“加速了”病人做人工关节置换术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