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展开论题、表述研究成果的部分,对问题的分析和对观点的证明主要是在这一部分进行并完成的。一篇论文质量的高低也主要取决于本论部分写得如何。因此必须下工夫将它写好、写充分。
有些毕业论文引言部分提出的问题很新颖、有见地,但是本论部分写得单薄,论证得不够充分,勉强引出的结论也站不住脚,这样的论文是缺乏科学价值的。
本论部分的重点工作是论证,论证的方法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介绍过。这里我们以两篇论文为例,对复杂的理论问题的论证过程加以描述解说。
(一)立论型论文的例文
浅析科学对西方艺术世界冲击的几次重大事件鲁迅美术学院张玲引言(略)
一、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如今已属于人类知识体系的两大独立学科,这种分野是18世纪后期开始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现代西方的社会制度,并将社会分割成不同领域,艺术与科学分开。接着,唯美主义思潮的兴起,“为艺术而艺术”口号更是风行19世纪的欧洲,而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文艺观念之一。艺术与科学似乎成为两个互无瓜葛的学科。诚然,艺术与科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本质上的差异。艺术,包括诗歌、音乐、绘画、雕塑、书法、工艺设计等,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而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是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的新的准确的抽象概述。科学家抽象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创造就越深刻。
艺术创造形象,激发灵感;科学研究自然,寻找自然发展的规律。艺术与科学也有许多共同点,美学家克罗齐说:“直觉知识与理性知识的最崇高的焕发,光辉远照的最高峰,像我们所知道的,叫做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科学既不同而又互相关联;它们在审美方面交会,每个科学作品同时也是艺术作品。”艺术与科学都是人类创造性劳作与智慧的结晶。
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阐述得最形象的就是李政道先生提出的关于二者是硬币两面的比喻,他说“艺术与科学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不可分割,它们的关系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艺术与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这句话明确指出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存在于一个共同体中,不可分割。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与艺术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的结合和交流符合自身的发展需要,符合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
艺术虽然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它的产生先于科学,并沿着自己独特的轨道前进,但是,如果我们纵观整个艺术史的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每一次科学的重大突破,都为艺术的发展提供崭新的手段。冶炼技术的发明使人类可以浇铸出《掷铁饼者》这样的经典之作;榨油技术的产生使凡·埃克兄弟发明油画颜料,达·芬奇才能留下《蒙娜丽莎》谜一般的微笑;电脑的普及,设计才能丰富多彩,独树一帜……媒介的进步使绘画的种类迭出,新画种包括水彩、水粉、丙烯、综合材料等。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脱离科学,艺术是不可能发展得如此繁盛。
二、艺术史上关于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典范
1.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时期是欧洲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个时期产生的一个流派———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用数学来解释宇宙间最基本的问题。这个学派从“数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这一基本观点出发,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还运用数的原则去研究绘画、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他们认为,艺术家要刻、塑或画出人或动物的最美的形象,就要注意抓住每一种事物的“中心”,所谓抓住“中心”,即是指把握事物各部分之间的精确比例。该派门徒希腊雕刻家波里克利特(公元前6世纪)所著《法规》一书,就是专门谈论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比例的,他指出人体的美“不在各因素之间的平衡,而在各部分之间的对称,例如各指之间,指与手的筋骨之间,手与肘之间,总之,一切部分之间都要见出适当的比例”。
希腊人根据数的规律,严格地解释关于比例、大小、结构和节奏等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赋予了建筑及雕塑作品永恒的美。这种理念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集中体现在帕提侬神庙上,柱子的直径与柱高、柱间距与柱高、神庙的长与宽的比例均符合黄金比例的要求。不但如此,帕提侬神庙在艺术史上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即建筑师在艺术处理上运用了“视差矫正”的方法。
“视差矫正”的运用使科学的理论与艺术的审美达到完美的统一。那么,伟大的古代建筑师们是如何做的呢?经过近代建筑学家的精心测量发现,首先,这个神庙的基座就不是水平的,它的中间部分稍高,呈弧形;其次,神庙正面列柱除了正中两根是垂直外,其他的都向中心倾斜;再者,列柱间距不等,中间6根柱子的间距稍宽,边角柱子间距稍窄。
同时,列柱的粗细也不等,边角的柱子较粗,而中间的柱子较细。乍听起来.我们会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其实,这个建筑每一处设计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据近代研究证实,人类的视觉有时在观察外界事物时会产生错觉,所看到的往往与对象不一致。譬如,我们在平视一条直线时,会感觉这条直线的中间部分凹了进去,这是一种视觉差。帕提侬神庙的基座正是为了克服这种感觉而将基石垒成弧线形,使我们在展望神庙的威仪时不会有下陷之感;正面的列柱除了中间两根是垂直的外,其他的都不是,因为当我们在看一排并列摆放的柱子时,最外面的柱子虽然也是直立的,但却给我们向外倾斜、扩散的印象。
因此聪明的古希腊人就依据这种视觉差,将柱子向中央倾斜,并且倾斜的角度也是随着柱子由外到内而由大到小,柱间距相反,是由窄到宽。这都是精密的逻辑计算的结果。边角柱子粗而中间柱子较之稍细,是运用了明暗对比之间细微的差别,用亮衬托暗和用暗衬托亮在视觉上是会有差别的,用光和空气衬托的边柱和用墙壁衬托的中心柱子也就不同了,边柱在阳光的反衬下会“收缩”,中心柱子在灰暗的墙面的帮衬下会“扩张”。希腊人使一切都变得如眼睛看上去的一样“真实”。永恒的和谐的美感加上科学的方法使帕提侬神庙集艺术性与科学性于一身。在古希腊时期,除了建筑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外,雕塑方面的成就也让我们后继者叹为观止,1∶8的标准人体比例成为后来表现人体美的典范,充分体现了数的观念在希腊艺术中占据的重要位置。
2.文艺复兴时期
欧洲在经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繁荣后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在此期间,教会占据了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受到压抑,这种情况持续了约一千年。而后,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西方重理性、讲科学的文化传统开始重现曙光,艺术界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在此期间,绘画在人文主义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双重影响下蓬勃发展,绘画理论同时形成。他们复兴了古代希腊人关于艺术模仿自然的学说,师法自然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大师的行动纲领,他们不满足于依靠感官来认识世界,而是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于是他们开始用实验性的科学方法去描绘世间万物以及人,这是一个突出的将艺术和科学结合起来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艺术家都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心,画家们更是热衷于透视学和解剖学的研究,他们有的还亲自解剖尸体,以便观察人体肌肉和骨骼的构造。
年,一位身兼画家、建筑家、剧作家的全才式的人———列昂·巴替斯塔·阿尔伯蒂所写的一本《绘画论》已不是经验的罗列而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的绘画论了。阿尔伯蒂认为艺术的美就是和自然相符,大自然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他相信理性的力量,认为数学是认识自然的钥匙。他在《绘画论》里写道:“我希望画家应当通晓全部自由艺术,但我首先希望他们精通几何学。”他在《绘画论》的理论部分就专门叙述绘画的数学基础———透视学。阿尔伯蒂的绘画理论只是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实践的总结,到了盛期,绘画不仅在透视学方面有所前进,而且在明暗关系、人物心理刻画以及对风景的描绘上都有巨大的发展。
这个时期产生了一位天才,他的成就令我们后人都望尘莫及,他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三杰之一的达·芬奇。达·芬奇既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钻研之中,他是一个多面手,对几何学、生物学、力学、化学、地理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怀着极大的兴趣,并且养成了反复研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保持科学观察记录的良好习惯。达·芬奇一方面以自然为师,一方面又强调理性分析的重要,要求画家们具备透视学、光影学、人体解剖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之指导创作,“忠实”地反映自然万物的形态,并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和自然竞赛,创造出自然中没有的形象。他认为以视觉和理性的分析为基础的绘画最适于揭示自然现象的规律,因此,绘画就成了表现自然的最有力的手段、一门科学———绘画科学。
在这里,达·芬奇并没有将艺术与科学作为两个学科加以区分研究,而是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有些作者曾经写道,莱奥纳多先是作为艺术家研究事物,但又日益为着它们的本身进行调查研究,这些作者完全没有抓住要点。应当说的是,他日益为着它们彼此的缘故,为着整体,为着内在的一致性,调查研究每一件事物,他既凭直觉,又有意识地察觉到这种内在的一致性”。很少有哪位艺术家像达·芬奇那样画过那么多的草图,但成品却很少,他研究人体解剖结构、自然风景的写生素描,设计战争器械、建筑等,他透过自然现象的表面,力图抓住内部的规律和本质,“莱奥纳多在其他的一些言论中强调,艺术家需要测量和推理,而不单是依赖观察,《绘画论》是举例证明的科学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就是要克服眼睛的局限性,获得他所谓的‘数学证明的确切性’———换言之,亦即要达到欧氏几何的标准”。
在那个时代的艺术大师们都热衷于人体比例,在他们看来,人体是宇宙中最美的东西,完美的人体首先要合乎数学的法则,这是绘画的最高原则,但是,如何真实表现人体的动态的美呢?这把解开人体奥秘的钥匙就是解剖学。达·芬奇的著名肖像画《蒙娜丽莎》那让人感到形象的真实和浓厚的人情味一直备受历代画家推崇,为了达到面部肌肉的完美再现,他深入地探索了肌肉的结构,并研究了肌肉在微笑时的状态与反应,蒙娜丽莎至今仍伴随人们不解的目光继续在卢浮宫的一角微笑着。
在透视学的研究上,达·芬奇有他独到的见解和发现。例如《岩间圣母》中运用了“薄雾画法”和“空气透视法”,通过岩石的缝隙,可以隐约看到雾笼罩一般的远景,产生了一种悠远的梦一样的气氛,并伴随着纵深感。这就是达·芬奇在《绘画论》中讨论的关于透视理论的研究成果,书中结合着许多实例着重探讨了空气和雾霭对远景的色彩和形状的影响,有了空气透视,画面就有了立体的空间,伴随着雾霭造成的朦胧的氛围,空间的深度感进一步加强。
不仅如此,达·芬奇对雾的研究已达到了相当深入的程度,在《绘画论》的手抄本中,关于“为什么远山山顶的山色显得比山脚更深”多次提到,他在示意图中解释了这一现象,并把它归因于所谓的空气厚度的递减,即雾的作用:“群山山顶的山色总比山脚显得更深,根据第一书论述的第二命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群山山顶处于一种比较稀薄的空气中,这个空气层离水面和地面愈远,它就愈透明、愈稀薄。因此可以推断进入这个稀薄空气层的群山比较低部分更加显示出它们固有的深色,而那些较低部分,正如已证明的那样,空气比之稠密得多。”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这个天才对自然现象有了深入的研究。达·芬奇是欧洲美术史上首度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典型代表人物。
本文是美术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作者选题的角度新颖巧妙。
她没有选择某个具体的“点”进行研究,而是在整合西方美术史的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对更为宏观的问题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