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读本丨永不褪色,画笔下的母爱
TUhjnbcbe - 2024/8/31 17:06:00
白癜风专项资助 https://baike.baidu.com/item/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22039760

核心阅读

◎古往今来无数人用小说、诗歌、音乐等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表达歌颂过母爱,绘画无疑是其中最直观的一种。

◎关于母亲的中外经典画作有多种:光辉圣洁、温馨甜美、艰辛劳顿……无论哪一种,核心都相同——爱!

◎母爱是人类最美好与永恒的情感。尽管我们的情感更习惯含蓄委婉,至少母亲节这一天,可以尝试直接表达对母亲的爱。

《维热·勒布伦夫人与女儿朱莉》(局部)

永恒美好的圣洁画面

论起艺术创作最永恒的主题,母爱当能排进前三位。无数人用小说、诗歌、音乐等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表达歌颂过母爱: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再到《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从席琳·迪翁《妈妈再见》,到Beyond《真的爱你》,再到周杰伦《听妈妈的话》。

这些艺术样式中,绘画无疑是其中最直观的一种。

作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几千年来绘画史上留下了无数以母爱为题的感人画作。

说起最母爱题材绘画NO.1,恐怕大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会是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创作过多幅圣母题材的画作,包括《玫瑰圣母》《泰拉诺瓦圣母》《椅中圣母》等。完成于年的《西斯廷圣母》是他最成功的一幅圣母画。最初为梵蒂冈圣西斯廷礼拜堂绘制,现藏于德累斯顿美术馆。

这是一幅大画,画中人物和真人一般大小。画面布景华丽,绿色帷幕前,赤着双脚的美丽圣母,怀抱着耶稣从天而降,面容秀丽而沉静,眉宇之间又似有隐忧,因为她不得不将幼子送到人间拯救人类、完成使命,表现了一位母亲的慈爱与勇气。

《西斯廷圣母》被认为是世界最美的圣母像,画面完美得无懈可击。拉斐尔将世间年轻母亲的特征、理想女性的庄重全部集中在了画作中。美丽与神圣、安详与牵挂的把握都恰到好处,静穆、高雅、和谐又明快的格调,让人感受到母爱那神圣而永恒的存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画面下方两个小天使,睁着懵懂的大眼睛仰望圣母的降临,天真稚气无比可爱。据说,这两个小孩是拉斐尔有一天在一家面包房前看到的,他敏捷地把他们速写下来,后来加在这幅画上。这两个小天使让整幅作品不那么高高在上,而是与人间的情感相通。

年,“行走人间的百科全书”达·芬奇接受教会的约请,为米兰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创作一幅画,于是《岩间圣母》诞生了。

《岩间圣母》被认为是与《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齐名的达·芬奇三幅代表作之一。也是一幅祭坛油画,尺寸为×厘米,现藏于卢浮宫。画面呈现的是圣母子和施洗约翰在西奈首次会面的场景。圣母慈祥温柔,天使秀美典雅,圣婴纯真灵透,主题非常温馨美好。

《岩间圣母》是一幅有故事的画。首先是画面的整体风格。天使为小耶稣洗礼,这样一个柔情的画面,达·芬奇却将其安排在一个幽暗冰冷、坚硬嶙峋的荒凉石窟内,传递出一种奇异的、不安的感觉。

这幅画被认为富含象征与暗示,以至于几百年后丹·布朗将其写进了悬疑惊悚小说《达·芬奇密码》,认为圣母的手指、天使的手势,都是作者在传递一种神秘的“密码”。

其次是“一画双作”——达·芬奇以《岩间圣母》为名画了两幅作品。除了卢浮宫这幅外,还有一幅画在木板上,现保存于伦敦国立美术馆。画面人物及构图基本相同,但背景换到了凉爽的郊外水边。研究者经红外扫描发现,这副重作的《岩间圣母》中还暗藏着一幅草图。

两幅同名画作见证了达·芬奇与出资人教会之间长达25年的纠结与矛盾。据说达·芬奇用了7个多月就完成绘画,但一直到年才签字交付。这期间他曾单方提价、私自售卖,还经历了画作失踪和诉讼。果然天才自与常人不同。

宗教文化盛行的西方绘画界,有大量的以宗教故事或神话传说为背景的母子题材作品。除了圣母玛利亚这个当仁不让的主角外,还有维纳斯与丘比特这对母子被画家们喜爱。

与圣母玛利亚的端庄圣洁不同,维纳斯与丘比特更像一对凡间母子,有时母慈子孝、有时鸡飞狗跳。不同的画面中,母子俩有时玩耍嬉戏,有时情意满满,但有时候老妈同样会抄起家伙打儿子的屁股。这也证明没有一个孩子能让当妈的省心,就算他是个天使!

没有止境的平凡热爱

神圣高光的母亲固然能给人信仰的力量,但更多画家还是将笔触对准了生活中普通而寻常的妈妈。

如果这位画家难得的是位女性,多半会以自己的生活为描绘对象,像维热·勒布伦的《维热·勒布伦夫人与女儿朱莉》,画面定格了母女的甜蜜瞬间;玛格丽特·热拉尔的《第一步》,十分生动地呈现了几位年轻妈妈帮助蹒跚的孩子迈出“第一步”的温馨场面;海伦·麦克尼科尔的《在树荫下》,记录下困倦的妈妈如何陪伴抚慰摇篮中熟睡的婴儿。

艺术史上的画家当然还是男性占绝大多数,他们画笔下的母亲更是多姿多态。个性化、实验派的如梵高、高更、毕加索、阿希尔·戈尔基、大卫·霍克尼等,都曾为自己的母亲画过肖像,当然这些母亲的形象都不那么写实,但足以看出画家在对母亲表达爱或者思念。

倾向现实主义的画家们,则更多将目光投向了中下层的辛苦母亲。毕竟并非所有的母亲生活都是贵族式的悠闲安逸,更多的母亲需要辛苦劳作维持家庭的生计;而且最重要的,母亲也会老去,不管她曾多么年轻美丽,皱纹与苍老才是最终的归宿。

杜米埃《带孩子的洗衣妇》,母亲挎着一篮子沉重的衣服,带着孩子,在急速奔跑。这是一个为生活而奔波的母亲,她健壮的身体隐含面对困难、承受重担的能力,如同一座法国劳动妇女的纪念碑。

在母亲去世前的两个月,丢勒用炭条为她绘制了一幅肖像,这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形象,画中人饱经风霜、青筋暴鼓,却依然透露出慈爱和真情。这幅《母亲肖像》被认为是同类肖像作品中最富含感情的一幅,英国美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其《艺术的故事》中着重介绍了这幅作品。

伦勃朗《一位老妇的肖像》,描绘的也是自己的母亲。这位母亲同样到了人生的最后一个季节,伦勃朗没有讳言她的每一条皱纹、每一点苦难。母亲虽然沉默又冷静,却极具感染力。

安格尔、雷诺阿、蒙克、孔蒂,乃至惠斯勒、弗洛伊德……无数画家都曾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本丨永不褪色,画笔下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