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灯〉钞本研究》,朱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年6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以清代长篇章回小说《歧路灯》的存世钞本为研究对象。该书首先著录并考证了目前已知尚存世的14部钞本(其中6部为本书首次发现)和3种民国印本,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诸钞本的目验校勘,将《歧路灯》存世钞本划分为甲、乙钞本系统,归纳了两钞本系统间的整体性差异,以及两钞本系统内部诸本源流关系,并从微观层面选取了数个具有代表性的校勘实例加以佐证,进而论述《歧路灯》钞本源流系统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同时,该书还依据新发现钞本所载评点,首次对《歧路灯》评点作了专题研究。
目录
序言
绪论
一新文献的发现与百年《歧路灯》研究历程
二《歧路灯》文献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本书的基本观点
第一章《歧路灯》的存世版本
第一节学界已知的八部《歧路灯》存世钞本
一河南省图书馆藏钞本(“豫图本”)
二郑州图书馆藏钞本(“安定筱斋钞本”)
三开封市图书馆藏钞本(“晚清钞本甲”)
四“晚清钞本丙”
五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钞本(“国图本”)
六上海图书馆藏钞本(“上图本”)
七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艺术档案中心(原河南省艺术研究所资料室)藏钞本(“豫艺本”)
八“绿野堂抄本”
第二节学界已知的三种《歧路灯》民国印本
一年洛阳清义堂石印本
二年朴社出版经理部排印本(“朴社本”)
三年上海明善书局排印本(“明善书局本”)
第三节新发现的六部《歧路灯》存世钞本
一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吕寸田评钞本(“吕寸田评本”)
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张廷绶题识钞本(“张廷绶题识本”)
三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崔耘青旧藏钞本(“崔耘青旧藏本”)
四清华大学图书馆藏马廉旧藏钞本(“马廉旧藏本”)
五浙江省图书馆藏钞本(“浙图本”)
六保定市图书馆藏钞本(“保定本”)
结语
第二章《歧路灯》的甲、乙钞本系统及划分依据
第一节学界既有的《歧路灯》版本划分法
一栾星:“新安传出本”、“宝丰传出本”二分法
二王冰:“国图本系统”、“上图本系统”二分法
三学界既有的《歧路灯》版本划分结论之思考
第二节《歧路灯》钞本源流系统的划分依据及本书结论
第三节“甲先乙后”:甲、乙钞本系统祖本产生时间的判断
一小说文本外部依据:李海观《歧路灯序》的题署时间
二小说文本内部依据:第九回的存佚及内容
三甲、乙钞本系统祖本产生时间的研究意义
第四节回数与《家训谆言》:对《歧路灯》原初形态的两种推测
一一百零八回的小说回数
二《家训谆言》的位置
第五节《歧路灯》钞本的复杂性及其研究意义
第三章《歧路灯》甲、乙钞本系统间的整体性差异
第一节乙本系统对回末诗的增补与调整
一乙本系统对回末诗(联语)的增补
二乙本系统对诗作位置的调整
三甲、乙钞本系统间的诗作(联语)增删现象
小结
第二节乙本系统对语言风格的调整
一对戏谑化描写的调整
二对俗语及歇后语的删削
第三节乙本系统中人物形象的变化
第四节乙本系统对情节的增补
一增补典故及术语
二增补动作细节
三增补语言细节
四增补肖像细节
小结
第五节乙本系统对描写的简化
一人物描写之简化
二名物描写之简化
三场面描写之简化
小结
第六节再论《歧路灯》乙本系统的异文优劣
结语
第四章《歧路灯》甲、乙钞本系统内部诸钞本关系
第一节《歧路灯》甲本系统的主体形态
——吕寸田评本、崔耘青旧藏本、浙图本、晚清钞本甲
一吕寸田评本
二崔耘青旧藏本
三浙图本
四晚清钞本甲
第二节《歧路灯》甲本系统的分支形态
——张廷绶题识本、国图本
一张廷绶题识本、国图本的异文性质
二张廷绶题识本的校勘价值和研究意义
三国图本的校勘价值和研究意义
第三节《歧路灯》乙本系统的主体形态
——上图本、豫图本、豫艺本
一上图本
二豫图本
三豫艺本
第四节乙本系统的分支形态钞本
——马廉旧藏本
一马廉旧藏本的文字特点
二马廉旧藏本与上图本的底本渊源及其“中间态特征”
三马廉旧藏本的校勘价值和研究意义
四从马廉旧藏本论“乾隆庚子过录题识”
第五节《歧路灯》乙本系统的校勘
第五章从异文再论《歧路灯》诸钞本关系
第一节庙后街的“一掌毒惩”
第二节“格子眼”的双重身份
一买冰梅前:王中的调查及其结果
二冰梅产子后:“格子眼”的登场及相关线索
三兴官成婚前:冰梅家世线索的揭示
第三节度厄寺中的“一段奇文”
第四节范姑子上堂的来龙去脉
第五节三场奇特的公堂审讯
一第四十六回:假李逵受审始末
二第五十二回:柴、闫二学生受审始末
三第六十五回:谭绍闻受审始末
四诸钞本关于公堂量刑文字的变动趋势及规律
第六节双庆的出走与归来
一第八十回:“家贫奴辞主”与双庆出走
二第八十一回至第八十三回:双庆出走后的谭宅“小厮”
三第八十七回:双庆归来的疑团
四试论诸钞本关于双庆下场的异文
五余论:身份不明的小厮“双喜”
结语
第六章《歧路灯》钞本中的评点
第一节评点对《歧路灯》钞本校勘的旁证意义
一吕寸田评本、崔耘青旧藏本的相同评点
二上图本、马廉旧藏本的相同评点
三吕寸田评本、上图本、马廉旧藏本的相同评点
第二节三种重要评点本对《歧路灯》文学价值的揭示
一上图本评点
二吕寸田评本评点
三马廉旧藏本评点
四《歧路灯》评点的艺术成就和制约因素
第三节小说传播与读者研究视域下的《歧路灯》评点
一《歧路灯》的读者群体
二从评点论《歧路灯》的传播与接受
结语
附考娄氏昆仲姓名献疑
参考书目
“灯”下琐语——代后记
序言
刘勇强
年中州书画社出版的栾星校注本《歧路灯》,在这部小说的传播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的出版,一时带动了《歧路灯》研究的热潮。从此,《歧路灯》也就成了古代小说史及世情小说不能绕行的重要作品。
中州书画社版《歧路灯》
栾星校注本虽然功德无量,却也有所不足。实际上,栾先生在《校勘说明》中即对他的校勘工作作过具体的说明。他说,由于各钞本互有出入,既有删省,也有抄录人臆增臆改的,他在审度情节时,“酌予去留”;同时,由于各钞本“讹误层出”,他作了“爬梳”、“正之”;对一些所谓将前人行间批语误入正文者,也有所“酌予去留”。栾先生还坦承:“对个别冗赘描写作了删削。对情节上的不连缀处,曾少施针线。此非校书正谊。”
考虑到《歧路灯》问世后的一百余年间,只以钞本传播,且抄手水平有限,而校注本又主要是面向大众的,栾先生的上述处理,是可以理解的和必要的。不过,从研究的角度说,这样的校勘又有不尽理想之处。
因为钞本的先后、系统与作者的创作过程及文字繁简、正讹乃至去取,有着密切的关系,普及本自不必尽出校勘说明,但研究者却不能不正视钞本的种种差异,并给出合理的解释。毕竟,怎样的文本形态才更接近作品的本来面目,不只是为了满足一种好奇心,而是关乎小说认识与评价的问题,是进一步研究此书的基础性工作。
不言而喻,将收藏于各大图书馆的诸多钞本作精心的考察、比对,是一件极为繁杂艰难的工作。朱姗君知难而进,亲赴各地图书馆,认真调研了十余种《歧路灯》的存世钞本,细心校阅,综合分析,在前人基础上,全面深化了《歧路灯》版本的研究。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称道。
第一,朱姗发掘了一系列新的文献,如吕寸田评本、张廷绶题识本、崔耘青旧藏本、马廉旧藏本等六种钞本,为此前《歧路灯》研究者所未知,本书首次纳入《歧路灯》的版本研究范围。
这些未曾被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