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轻声慢语到振聋发聩
TUhjnbcbe - 2024/12/23 16:03:00
皮肤白癜风诊治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9499565.html

中国民商

为改革发声

为民企立言

纵观戈雅不同时期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创作风格有着明显的变化,从初期的古典主义洛可可风格,到中后期的兼具印象派和超现实主义的“黑色”系列,其中的变化和反差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他的创作颠覆了对传统绘画的写实和摹仿,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是西班牙现实主义艺术的巅峰代表。

“正如古代希腊罗马的诗歌是从荷马开始的一样,近代绘画是从戈雅开始的。”这是意大利艺术批评家利奥奈洛·文杜里在其著作《西欧近代画家》中对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FranciscoJosédeGoyayLucientes,年-年)的评价。而纵观戈雅不同时期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创作风格有着明显的变化,从初期的古典主义洛可可风格,到中后期的兼具印象派和超现实主义的“黑色”系列,其中的变化和反差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他的创作颠覆了对传统绘画的写实和摹仿,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是西班牙现实主义艺术的巅峰代表,推动了19世纪时期欧洲绘画艺术的发展。戈雅虽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画派,但是他一直在突破传统的禁锢,并创作出大量充满力量的作品,他的创作对后来的现实主义画派、浪漫主义画派和印象派艺术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后来的欧仁·德拉克罗瓦(EugèneDelacroix年-年)、奥诺雷·杜米埃(HonoréDaumier,年-年)、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Millet,年-年)、爱德华·马奈(édouardManet,年-年)、凯绥·珂勒惠支(KatheKollwitz,年-年)、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年-年)、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年-年)等杰出艺术家都从戈雅的作品中汲取过营养或受到启迪。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也受戈雅影响颇多,在《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中有一篇鲁迅所做的文章——《漫谈“漫画”》,文章中指出:“欧洲先前,也并不两样。漫画虽然是暴露,讥刺,甚而至于是攻击的,但因为读者多是上等的雅人,所以漫画家的笔锋的所向,往往只在那些无拳无勇的无告者,用他们的可笑,衬出雅人们的完全和高尚来,以分得一支雪茄的生意。像西班牙的戈雅和法国的陀密埃那样的漫画家,到底还是不可多得的。”

戈雅一生的创作风格始终在变化,随着社会背景的变化和其个人身体状况的改变,他的作品呈现出从轻风细雨到狂风暴雨而又复归平静的状态。年,戈雅因为一场严重的疾病而丧失了听力,而这也是他风格发生显著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此之后他的作品类型开始从风俗画、肖像画和壁毯画转变为讽刺画、铜版画,给人的感觉也从“轻声慢语”逐渐升级到“振聋发聩”。

从两次落榜到美院院长

年,戈雅出生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市附近的福恩特托多司村,当地的民风淳厚而又充满热情。戈雅的父亲荷塞·戈雅是镀金师,出生于农民家庭。母亲格拉希亚·鲁西恩提斯是阿拉贡低等贵族的女儿。戈雅是三个兄弟中最小的,他的哥哥加米洛是神职人员,另一个哥哥托马斯继承父亲的职业当了镀金师。兄弟三个只受到最低程度的教育,因此,戈雅的文章中拼写错误很多。戈雅的母亲在他儿时就离开了家庭,戈雅由父亲抚养长大,加之其父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和雕塑家、画家共事,这种良好的艺术氛围对戈雅的艺术启蒙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年,戈雅有机会近距离看到委拉斯贵支在距离地面三十多米的地方做天顶画,或许这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关于艺术梦想的种子。戈雅自己曾经说过,他一生只有三位老师:委拉斯贵支和伦勃朗、大自然。

年前后,从小就展现出艺术天赋的戈雅13岁进入本地的胡塞·鲁赞·伊·马尔蒂尼兹画室学习绘画。年,迁居到马德里的戈雅,参加了当时在西班牙首屈一指的美术学院圣费尔南德皇家美术学院公费生的评比,结果落选。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进入曾经在萨拉戈萨为鲁赞弟子的弗朗西斯科·拜约的画室,一边工作一边继续练习。年,戈雅再次参加公费生评比,可惜再次名落孙山。年戈雅游学至意大利,在那里接触到了大量文艺复兴思潮时期遗留下来的绘画作品,这些艺术精品为戈雅的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这一时期戈雅的绘画思想和技术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年戈雅创作的《阿尔卑斯山顶的胜利者汉尼拔》荣获帕尔玛艺术学院竞赛的二等奖,这也标志着他绘画水平已经得到了当时传统学院派画师的认可。

年7月前,戈雅回到西班牙。翌年,他开始进行其最初的工作——为萨拉戈萨的皮拉尔大教堂拱顶创作壁画《天使们对神的名字的礼赞》。年,戈雅同曾经的师兄拜约的妹妹约瑟夫成婚,而这次婚姻也成为他后来顺利发展的开始。拜约的运气比戈雅好,离开鲁赞的工作室后他追随门格斯成为了西班牙王室的首席画师。戈雅之所以能够为皇家织造厂工作也多因大舅哥拜约的极力推荐。年,戈雅移居马德里,在拜雅的介绍下,开始在圣巴尔巴拉皇家壁毯厂进行画稿创作。此后直到年,壁毯画稿创作成了戈雅的工作重点,那以后直到年,他还一直断断续续地描绘画稿。

在艺术观点上,戈雅与拜约颇有分歧,拜约更加保守,主张绘画应该保持古典主义精神,并多次劝说戈雅绘画不要盲目。关于这一点,在里昂·孚希特万格的《戈雅:认识的艰苦道路》中关于戈雅和拜约的故事有描写。

年,戈雅以《架上基督》一画当选了曾两次拒他于千里之外的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并于年接替拜约成为院长。戈雅年成为国王卡洛斯三世的国王画师,年任卡洛斯四世的国王画师并于随后几年成为了国王首席画师。

色彩明丽,轻声慢语

在成为国王首席画师之前的这段时间,戈雅的作品受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影响明显。戈雅早期的作品色彩明丽,内容欢快,构图大胆,在作品中似乎可以品味到他积极地创作热情和对生活、对未来的期盼。受洛可可艺术的影响,戈雅在这段时期的创作内容除传统宗教神话之外大多围绕日常趣事为主,比如集市、节日、郊游、舞蹈、打猎等主体,画中人物多为青年男女或者孩童,充满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他打破以往以宗教神话、王室历史作为内容的宫廷壁毯画历史,将风俗市井题材引入壁毯画中。无论是画作还是壁毯,戈雅都不再以为王公贵族歌功颂德为主题,而是描绘人们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场景、节日庆典欢快的气氛,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一点他继承和沿袭了委拉斯贵支的画法,带有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戈雅的作品满溢自由、洒脱、动感,如-年创作的《风筝》。戈雅非常喜欢运用各类色彩,他的作品颜色跳跃明亮,比如年的《下午茶》,年的《遮阳伞》,年的《秋》以及年的《陶器市场》等。

戈雅这段时期的画作大多充满欢声笑语,或许这和他个人的心态以及社会背景有一定的关系。那时的戈雅年轻且充满活力,对生活和未来充满美好的期望和幻想,后来的发展也颇为顺利,得到了当时市场和皇室的认可。在这段以及之后的一段时间,戈雅受到了市场的追捧,画了大量的肖像画,其中最为著名的可能就是《伊萨贝拉·柯波斯·波塞尔》,画中女性自信大方,墨绿色背景和黑色半透明上衣反衬出女子剔透光滑的肌肤,青春洋溢的面部表情和充满神采的双眸,让人感受到充满生气的质朴。戈雅的肖像风格,是具有深刻的民族性的。戈雅的肖像画可以说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各不相同的陈列馆。这些形象给我们展示了西班牙民族性的一切特色。

如果戈雅没有大病一场,法国大革命没有对西班牙造成太多伤害,亦或者革命能够更加彻底和完整的,或许戈雅的创作之路会完全不同。年的那场大病,让戈雅一度失明,后来虽然视力恢复但听力却彻底丧失了,数月无法提笔创作,曾一度封闭自己。也正是这场变故,让他对于创作有了新的改变。

直击心灵,振聋发聩

就在戈雅失聪后的几年间,西班牙社会冲突越演越烈,波旁王朝的统治由于卡洛斯四世的昏庸开始走向下坡路。在他的妻子的情人曼努埃尔·德·戈多伊(ManueldeGodoy)的操纵下,查理四世废除了查理三世时期诸多的改革政策。在法国大革命战争期间短暂的反对法国大革命之后,西班牙被哄骗加入了与这个邻国的不稳固的联盟,从而遭致了英国的封锁。查理四世优柔寡断,后来又拒绝加入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大陆封锁体系,导致法军于年入侵西班牙,这又最终触发了西班牙独立战争。

另外,当时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一些暴行和人们的麻木让戈雅感受到这个畸形社会的荒谬。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疯狂与西班牙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犹太人问题密不可分,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所处决的多为异教徒,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变成了带有明显种族色彩的政治制裁。它具有两种明显的特征:首先,是提倡告密。再次,是严酷的惩罚。这往往被一些心怀不轨的人所利用,资料记载“在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存在的年间,共计烧死的有人,模拟烧死的有人,其他惩罚的有人,共计人。”但是,戈雅同时代的西班牙人民对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却是一副麻木不仁的态度,据记载:“刑场上人山人海,他们是怀着好奇心来看怎样烧死异教徒的,这种好奇心甚者超过看斗牛时的狂欢。如果被定罪的人在宣判后表示悔过,以致仅处绞刑而免于烧死的话,看热闹的就会大失所望而抱怨不止。”

-年戈雅用荒诞无稽的手法创作了80幅蚀刻版画,并与年以整套画集出版,画集名为《狂想曲》。这一系列作品被戈雅评为形容“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中能够发现的缺点诟病,习俗、无知或是自我利益产生的普遍偏见及欺瞒行为”。

在此画集的第12幅作品《寻找牙齿》(西班牙语:Acacciadidenti)中,一个妇女在漆黑的夜晚爬上绞刑台,伸手去抠下死人的牙齿,因为据说这样的牙齿能够给人带来好运,戈雅在这幅画的题记上就哀叹道:“真可惜,人们竟然相信这样的荒谬之词。”相信看到这一幕大家会联想到鲁迅创作的小说《药》中,茶馆主人华老栓夫妇为儿子小栓买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何其相似,又何其可悲可叹,由此也可以看出,愚蠢的行为虽各有不同,但愚昧的本质千篇一律。

戈雅另一幅经典作品《卡洛斯四世一家》是其年应皇家委托所创作,这幅作品中包括卡洛斯四世一家13口以及作者自己——13在西方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因此画家将自己也画入背景,站在群像后露半个身子。据说国王十分满意这幅全家福肖像,为此赐予戈雅西班牙“第一位画家”的头衔。王后路易斯在画作的正中央,把画中人分成两组,珠光宝气的服饰和呆滞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法国19世纪艺术评论家戈蒂叶认为,戈雅用丰富华丽的色彩暗讽了无知丑恶的卡洛斯四世一家,并指出卡洛斯四世实际上是“暴发户杂货店老板”。

戈雅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失望至极,曾经一度深受法国启蒙思想中理性主义的影响,认为西班牙效仿法国进行彻底的变革才能得到挽救。然而,当年法国的铁骑侵入西班牙时,卡洛斯王朝不战而降,当年5月2日,首都马德里附近的爱国志士在太阳门下发动了反抗侵略的武装起义,不幸起义失败,法国军队逮捕了大批革命志士。接着,法国军队无视西班牙的独立地位,未经过任何法律程序,于5月3日的晚间和次日凌晨,枪杀了数千名起义者。目睹这一切的戈雅开始向底层民众靠拢,他拿起蘸满颜料的画笔作为自己对抗外来入侵者的武器——这一点和鲁迅为了唤起民智所作作品异曲同工。《年5月2日的起义》和《年5月3日的枪杀》两幅作品描绘了这次起义和被枪杀的场景,画家表现了斗争的激烈性和严重性,以及带着那种雄厚的和强大力量的普通人的忘我的勇敢。在这里,戈雅力求达到生活的真实和不加渲染的伟大。画面中有恐惧和不安,但更多的是愤怒和不屈,正如画家本人说的那样:“我要用自己的画笔,使反抗欧洲暴君的这次伟大而英勇的光荣起义永垂不朽。”

之后戈雅又创作了第二部大型铜版画《战争的灾难》系列,作品展示了法国侵略者的罪行,赞扬了西班牙人民反抗入侵者的民族气节。这一时期,戈雅的铜版画很接近伦勃朗,黑白对比明快有力,画面上的调子丰富而又富有变化;线条热情而奔放,和他所要表现的内容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纵观戈雅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他的创作内容和表达方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来自内部原因,也有来自社会变化的影响,作品从最初的欢快明丽到后期的深刻震撼,失聪后的他所作作品反而更加振聋发聩。无论如何,有一点毋庸置疑,在进步的思想看来,戈雅是伟大的。他是丑恶行为的热情的揭露者,他是歌颂人类充沛生命力的炽热的歌手,他是西班牙人民的伟大民族艺术家,他是争取西班牙人民自由独立的热情战士。

本文刊于《中国民商》杂志年03期

版权声明:本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轻声慢语到振聋发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