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穿越到1632年的荷兰,邂逅夜巡创作
TUhjnbcbe - 2025/1/1 19:58:00

年,是“伦勃朗年”。

年,是伦勃朗(Rembrandt)逝世周年。作为17世纪荷兰最伟大的艺术家,伦勃朗擅长肖像画(一生起伏跌宕的踪迹均能从中寻觅到)、风景画、风俗画、宗教画、历史画等各种画作体裁。

精湛的绘画技巧

他,一生留下多幅油画、多幅蚀刻版画,以及多幅素描。其中《夜巡》、《布商行会的理事们》、《犹太新娘》,以及《木匠家庭》与《以马忤斯的晚餐》(现藏于卢浮宫)等,均是传世之作。为纪念这位在艺术界,能与文艺复兴诸巨匠相提并论的艺术伟人,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特意将年定为“伦勃朗年”,并将开启一系列展览和纪念活动。

《夜巡》

例如,在年2月15日—6月10日期间,该博物馆会展出伦勃朗的22幅油画、22幅绘画稿以及幅精选的蚀刻版画——馆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伦勃朗作品回顾展。要知道这些原本都是在温度受到严格控制的仓库中保存的,机会实属难得。

然而即便心痒难耐,不少人依旧没有机会瞻仰这些传世巨作。但如果作为一名艺术爱好者,你能穿越回到黄金时代的荷兰,邂逅精彩绝艳的伦勃朗。并且,与他互动、能在“现场”十分细致地观察他的成名之作。又是一番怎样的心情?是不是有些激动?

穿越到黄金时代的荷兰,邂逅精彩绝艳的伦勃朗!

为让画迷们能走近伦勃朗,近距离体会伦勃朗高超的作画才华,更读懂他、理解他的艺术,阿姆斯特丹设计工作室CapitolaVR,特意为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制作了AR应用《RembrandtReality》。

将观众带回到年伦勃朗创作的成名作——《杜尔博士的解剖课》(TheAnatomyLessonofDr.NicolaesTulp)之中。透过伦勃朗的眼睛,看着杜尔博士及其团队,正在解剖死刑犯的尸体,并发现这幅画背后的所有故事。

如图所示:打开应用,用手机或平板扫描现实环境(起居室或街道上都可以),即会出现一扇“任意门”,带你通往《杜尔博士的解剖课》的世界。

随后,你便能细致地观察,伦勃朗当时创作这幅油画的细节,感受他炉火纯青的绘画技艺、卓越的光线处理手法,以及用画传达出来的对人物深刻的心理描绘。当你凝视这一切,并感受到“画中所渗透出的伟大与谦逊、庄严与自然,就仿佛有生命在流动”时,或许就会油然生出一种“真不愧于‘用黑暗绘就光明’的称号啊”。

当然,之所以能有如此细致的体验,离不开AR等技术的支持。知道嘛,在应用制作过程中,画中的主要人物,均是由真人穿着“17世纪”的服装,“严格化妆”扮演的。并且,还使用由个单反相机组成的3D扫描仪,进行精细扫描、录制。再由3D艺术家处理颜色、纹理和光线。

目前,AR应用《RembrandtReality》,已能在AppleAppStore或GooglePlay商店免费下载(MB)。不过,仅支持苹果iPhoneSE、6S及更新型号/iPadPro、iPad及更新型号/Android7.0或更高版本。

新绘画技艺制作新视觉语言,AR新技术亦如是

实际上,正如我们所见,VR/AR技术已经广泛被运用到艺术领域中。而“AR+伦勃朗”也不是第一次。早在年,另一个AR应用《MeetingRembrandtMasterofReality》,就能将人们“带到伦勃朗面前,见证他创作出《夜巡》”——在当时很受争议,但却是改变了“人们看待艺术的方式”的这样一部作品。

无疑,伦勃朗是一位进步画家,他用新绘画技艺来制作“超越时代的新视觉语言”。而现如今的AR/VR从业者们则也用新技术,将伦勃朗及其所代表的艺术,“逼真”地带到新世纪的人们面前。

关于伦勃朗

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RembrandtHarmenszoonVanRijn),-。伦勃朗一生跌宕起伏,成名在前,失意在后。中晚年面临破产、贫困、孤独……但始终以非凡的毅力坚持创作,最终取得卓绝的艺术成就。其艺术的最特别之处在于“明暗法”(也叫伦勃朗光线)。

贫困潦倒的伦勃朗,更多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穿越到1632年的荷兰,邂逅夜巡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