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洛文像》
作者:谢洛夫。柯洛文是俄国卓越的色彩大师,他的画色调异常丰富。他热爱生活,追求自由,略带艺术家的散漫。谢洛夫在这幅画中似乎是在用柯洛文的画法画柯洛文的肖像。画中的柯洛文随意地倚在沙发上,使身体自然倾斜于画面上,显得轻松活泼,无拘无束。
谢洛夫以浓重的色彩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塑造形象,用粗犷奔放和肯定概括的笔触结构画面,对形象和环境不作精微刻画,这种画法实际上是油画的写意画,但仍不失造型的严谨。这种画法成为后来苏联画家流行画法。
《阳光下的少女》
作者:谢洛夫。阳光下的年轻女子是谢洛夫的表妹(也有说是堂姐)玛莎·西莫维奇,她是一位雕塑家,也精于绘画,她懂得做画家的模特儿必须耐心,据说画了三十多次,当玛莎发现谢洛夫画到恰到好处时,便借口有事而作罢,才使这幅画永远处于新鲜活泼,像是一气呵成。
画家将少女置于树荫下,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姑娘的身上。画家在这幅画中主要探求室外光下的色彩变化关系,运用光色瞬间变化效果塑造人物形象。透射在少女白色的上衣上的阳光,使一件单纯的衣服和白皙的面孔变得多彩斑斓,透明鲜亮。这是一曲色彩的“和声”,一首阳光灿烂的诗。
《在奥卡河上》
作者:阿尔希波夫。这是画家27岁时画的一幅风俗画,描绘奥卡河上摆渡船的一个场面,船上载着农民,有的从集市归来,有的像是走亲访友,以此展现俄国乡村风情。这幅画突出地描绘了自然风光,这表明画家在创作上已着力探求印象派的外光画法。画中的人物沐浴在强烈的阳光下,画家以激情的笔触和色彩塑造了阳光下的丰富色彩变化,人物的外貌和姿态显示出人物的神态,整个画面色调温暖,具有空气透明感。
《白桦丛》
作者:列维坦。列维坦曾因积劳成疾,一度赴意大利、瑞士和法国考察和疗养,接触到法国正在兴起的印象主义外光画法,这对他的画风改变有一定的影响。在这幅《白桦丛》中,列维坦尝试描绘阳光照在桦树林中的光感和空气感,具有鲜明的印象派画风。瞿宇辉。
《女矿工》
作者:卡萨特金。年卡萨特金深入到顿巴斯煤矿,这里工人的劳动和生活深深地感动了他。最初工人们对他很冷淡,都把他当成好奇的知识分子,后来他们逐渐交上了朋友。《女矿工》是一幅肖像画。在矿工宿舍前草地上,站着一位刚下班的女矿工,因繁重的劳动,神情略显疲惫,但她那年轻美丽的形象并没有衰萎,白净的面容没有被煤灰抹黑,仍充满着青春的魅力。她是一位面对现实、温柔中隐含豪放而自信的新女性。她前额开朗,举止大方,温情脉脉,具有新时代女工特有的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