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蔡元培先生,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他的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发展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他是进步的革命家、伟大的教育家、优秀的政治家,被誉为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年至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在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年至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蔡元培先生旧照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蔡元培完全是旧式教育出来的学人,做过举人、当过进士、点过翰林。但这个清朝的翰林,最后成了革清朝命的革命家,自隋唐兴科举以来,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里,点过翰林的何止千或万,但革自己王朝命的翰林,唯独蔡元培一人而已。他是新时代的旧学者,更是旧时代的革命家。
蔡元培先生简介位于上海的蔡元培故居,地址是在华山路弄16号三层住宅一幢,是我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的故居。故居房屋已被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缅怀蔡元培先生的业绩,上海市中、小学的学生常结队前往瞻仰。故居建设面积平方米,花园面积平方米,系蔡元培先生前租住,房地产的原产权人经辗转买卖,最终由挂名美商的溢中地产公司盛泮澄(晚清大官僚盛宣怀的第三子)用他的名义为孔祥熙购置,解放后由人民政府代管,继续归蔡元培先生亲属居住使用。现一楼辟为故居陈列馆,二楼、三楼居住着蔡元培先生的子女,故居的陈设基本保持蔡元培先生生前的原样。
上海华山路蔡元培先生故居外观陈列馆建筑面积平方米,展览分为三大部分:一、“从刻苦攻读到教育救国”;二、“中国近代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三、“志在民族革命,醒在民主自由”。同时还展示了他生前使用过的打字机、行李箱等文物。
交通路线:地铁二号线静安寺站下,步行即可到达。
上海华山路蔡元培先生故居屋内陈设上海蔡元培先生的故居是一栋黄色的花式洋楼,这栋洋楼外形采用了较陡的两坡屋顶,山墙一段露出深色的木构架,深灰色卵石,墙面加上红瓦屋顶,给人一种非常亲切又高雅的感觉。整栋建筑采用的是不规则的布局,在南面有一片非常大的草坪,而左侧有一间矮小的花房,两侧屋旁种着龙柏、芭蕉、罗汉松等植物,环境非常的幽静。
蔡元培先生故居的室内一角在蔡元培先生故居的二层,穿过狭长的室内走廊之后,再走到中间过道,就有着一座蔡元培先生的半身铜像。会客厅内大部分都是蔡元培先生的生前之物,这些物品基本保持着原有的样貌。在客厅的北墙上,是一幅蔡元培先生中年时期的巨型画像,看上去目光炯炯,神态严肃。而南墙上放置着一只一张蔡元培老师的写字台,除了文房四宝之外,还有花盆等物品,台上还陈列着各种版本的蔡元培先生的著作,在南墙左侧挂着一幅油画,是当年刘海栗大师的作品。右侧墙上对称地悬挂着一幅蔡夫人周峻为先生作的肖像油画。先生在其空白处题了一首诗:“我相迁流每刹那,随人写照洛殊科。惟仰第一能知我,留取心痕永不磨。”据介绍,蔡元培一生未置产业,国内挂牌保护的三处蔡元培故居,没有一处是他自己的房产。
上海华山路蔡元培先生铜身塑像很难想象,这位出身望族、科举时代中过进士、入过翰林、执掌北大时受聘薪金高达大洋的大教育家,居然终身过着“房无半间、地无半亩”的“无产者”生活。蔡元培先生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教育家啊!他的一生都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奔波,教育救国、教育兴国的理想始终不曾离开,这种爱国之情、报国之志令人肃然起敬。
蔡元培先生故居陈列馆细看北大的校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寓意又为这所名校增添了一份博采众长和谦逊务实之意。我想:先生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不仅为上世纪的莘莘学子所赞赏,也会成为国人的精神财富,并将影响到后代的教育者和学者!蔡元培先生的感人事迹正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为振兴中国的教育事而不懈奋斗,伟人的情怀跨越千山万水,激励我们这些莘莘学子不断奋发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