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是法国人,最初并不是学画画出生,21岁的医院里和病魔煎熬,她的妈妈突发奇想的给了他画具打发时间,从此他对画画充满了热情,并且寻找到了快乐。
他还是一个经历了两次残酷战争的画家,这两次战争不必说大家也知道。很多画家都选择了用画画来表现战争的可怕性。画面残酷地揭露了战争的悲伤。
但是他不一样,他选择了用非常平静快乐的手法来表现战争时期的情绪发泄。他选择了用一种能够带给他人正能量的责任。他想让人们都充满希望,像画面的人那样,坐在阳光下晒着太阳,这任然是可能的。他用画笔描述人世间的喜悦与欢乐,给陷入困境的人们精神的治疗。
30多岁的他,任然没有多么富有,带着3个孩子,他已经在画画创作上坚持了15年,可惜还是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画风。虽然他也有迷茫的时候,但是他知道自己有创作的欲望,他对自己非常了解,画画才是他的依靠。
在一次旅行的时候,给他带来了艺术上的契机,在一个小镇上散步的时候,他被眼前景色迷住了创作画了这幅《打开的窗户》,这扇窗户打开的是一种绘画的心境。他的笔触表现力极强,甚至他画面中还有特别的色彩。虽然画面看起来和潦草,但是他注重的不是造型的美观,而是充满刺激、浓艳的色彩。
从梵高开始画家们都开始用起丰富的配色,但像他这样大胆用色的还从没有出现过。他还为自己的妻子画过一幅不同以往的肖像,画面线条也十分粗狂有动感,颜色不算协调单却富有冲击,他一次次的颠覆传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不断尝试新的绘画格局,将情感融入到画里。野兽派的画家们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们的绘画主要表达的是个人主观感受,并不是画一味的画自然景象,但是他们都共同的特征的大胆用颜色,平涂颜色,没有立体的绘画效果。
色彩用色很纯碎,笔法也很随意,看上去像随意画的,显得很有野味。虽然那个时候的人对这种及其平面的画有着极端的批评,他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创作激让清,他一生的很多作品都是这个时候完成的。其实马蒂斯也并非画不来那些充满立体的油画,毕竟他辞去稳定的工作去美院学习过,他对画画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天生就是为了画画而生,不断学习找到自己最爱的绘画手法,也就是后来的野兽派画风了。
《科利尤尔的屋顶》如果要让色彩更浓烈,就必须要使用大块的笔法,只有画上一大块的颜色,才足够的显眼。他创造了西方绘画里从没有试过的绘画手法,画面粗狂完全脱离现实。在他之前的,各种绘画技法,画派风格都已经非常完善,绘画都有一套体系了,但是为了抓住他心中魅力的韵味,他大胆的抛弃了传统的手法,他希望的是让观众看到震撼,将色彩的革命进行下去。在梵高创作的基础上走向极致。
晚年的身体每况愈下,只能坐在轮椅上,或者卧病在床,然而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实践,虽然已经拿不到笔了但是他将绘画变成了手工艺术,只是形式的改变,不变的还是他对艺术的热情追求。他依然在自己的办公桌前一天又一天的工作,剪纸是很考验的住性子的手工,他依然充满童真,这些看似简单的剪纸,其实是艺术深思的结果,我们看到了他的厉害之处。
年轻的时候他更倾向于色彩的表现,晚年他尝试选择了一种试验——对装饰图案的极致追求。他在美感的形式上更追求创新,他展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将他们用图案和色彩画在纸上表达生活的悠闲。
从形式上,他发展了色彩的图形,迈开了新的步伐,更加自我的表现。不纯粹的抄袭自然,而是解释自然的美丽,自然必须要服从画家的主观意识,他绘画随心而动。在画家的不断尝试中他将装饰艺术发展起来,将画面也转向了平面化,为平面设计打下了基础。加强了平面装饰的设计疯狂粗野的用笔,还真的具有野兽派的风范。更进一步图案化了。马蒂斯在高更平涂概括的基础上,把人物形象给简化了。
他的内心相较于其他画家要显得平静一些,他一生都在画过于宁静的画面,因为他也需要绘画带给自己的冷静。他潜心喜欢画画,喜欢研究,喜欢色彩,喜欢快乐,他本人即便生活的在不愉快也是要追求浪漫和快乐。我们欣赏他的作用看到的也是欢乐,他对美的表现能够压抑人们心中的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