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画色墨,融古至今的“行色”之美,奏响了古代肖像画的绚丽华章。谁的画笔,蘸了墨色,浓淡有致,泼染成气宇轩昂的帝王之像?
一幅幅明清人物的脸谱肖像,描摹的是一次次溢美爱怜的神情并茂,勾勒的是一段段辉煌不朽的历史传奇。本期GM给大家带来的即是“妙合神形——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中国古代肖像画,以一种飘逸出尘的姿势让人仰慕,可接近却似乎难以触及。中国肖像画的雏形最早出自上古至西汉时期,唐宋时期逐渐发展成熟,明清时期则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好了,现在就让我们随着国家博物馆中的这些影像资料,一起回到数百年前的明清吧!
01帝王·皇族
肖像画属于人物画的一个分支,原属于西方绘画艺术的专业术语之一。中国古代称其为“写照”“写真”或“传神”,这类作品特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为描摹对象,以精致细腻的手法将人物面貌铺陈于纸面。有时还会对像主的容貌稍加美化,以符合彼时的审美需求。
帝王和皇族成员的肖像画是明清时期的主流,其中帝王御容多身着朝服,以正面威严的形象为主,有时还会出现同一帝王在同一时期内诸多不同版本的肖像画。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轴-明,无款元太祖成吉思汗像-明,无款元武宗海山画像-明,无款明清时期,文人阶层的兴起,使人物画的面貌变得更为丰富,文人画家常借助画境的氛围去塑造“像主”的形象。
明太祖朱元璋异形像-明,无款这幅《明太祖朱元璋异形像》单从画风来看是为明代作品,彼时朱元璋的肖像创作多以此类异形像为主,其共同点即是被明显拉长变形的脸颊、向前突出的下巴,以及漫布脸上的黑痣。
关于朱元璋的相貌往往有着两种极端的说法,有人说他奇丑无比,满脸麻子,也有人说他资貌雄伟,其丑陋形象是满清王朝刻意抹黑的结果。因此,其真实相貌一直是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