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间就是一个剧场,我们都是剧场里形形色色的演员,自己的人生总是充满着多种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自己。
在滚滚社会洪流中,或许我们早已把自己的内心扔到一边,根本听不到他的声音。我想这本《次第花开》正是打开我们心灵的一本疗伤之书,让我们变得随喜,通透,不再执念,洒脱地看待自己的人生。
其实早晚有一天,你会明白:其实人生,除了生死,其余的都只是擦伤而已!——次第花开,希阿荣博堪布。
正如《次第花开》
这两个道理,越早明白越好,不要老了才后悔!(精辟)
佛说: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不曾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
人生一世,道路坎坷、旅程漫长,在到达终点之前,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或事。
境遇的转变也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心态与状态。
那么人在多变的处境下什么时候最明白呢?
生活的经历告诉我们:
能悟透生活的真相、体会有圆有缺的人生才算活得最为透彻、明白、清醒。
说到底,人活得越来越明白,命越来越好,无非是懂得以下两点。
01
学会不纠缠,才能有新生
《狼图腾》里说:
“当地人会在草地上设置一种强有力的捕兽夹子,能牢牢地夹住野兽的腿,但他们极少捕到狼。因为狼在夹住后,会第一时间咬断自己的腿;
而别的野兽却是不断嚎叫,沦为猎物。”
狼能在困境中脱险,与其说它有多么勇猛和狡猾,不如说它有审时度势的能力。
最聪明的一点是懂得在不利环境中不纠缠,学会及时止损,去获得一线生机。
做人也是如此。
我们常说遇到困难之事,要学会坚持。
但在一定情况下,盲目的坚持可能会适得其反。
学会遇烂事不纠缠,遇烂人不计较,我们才能获得新生,再次出发。
生活中有很多这类人,遇怨事爱和他人争辩,遇烂事爱和自己计较。
被伴侣背板,沉溺于情伤中不可自拔,失去自我;
被老板批评,陷入尴尬自责的悔恨中,埋怨自我;
被陌生人攻击,总是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否定自我。
人的一生永远不要陷入到自我内耗中,学会不纠缠,潇洒和过去作别,才能赢得新生。
如果非得争个你死我活,到头来伤害最深的是自己。
成年人要学会权衡利弊。
控制情绪,在心态平稳中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泰戈尔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有位画家朋友,画技精湛高超,画作惟妙惟肖,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买他的画。
但他有个规矩,就是不将画作卖给曾经和他有过节的人。
但是恰巧这次画作出来后,之前和他有过节的人竟然放下面子,主动求和想要买他的画。
画家却屡次拒绝,每次都会和买家发生争吵,尽管对方赔礼道歉,画家依然纠缠计较。
并对劝解的人说:“我不卖给他的原因就是为了报复,以解我心中怒火。”
时间一长,众人也就不再劝解,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不能专心作画,老是想着报复之事。
画出来的人物肖像都差强人意,从某些角度来说,眼睛、鼻子、嘴巴甚至和对家的脸型很相似。
买画的人也变少了,很多买家觉得最近的画都大同小异,质量下降,没有自己的特色。
画家听闻后,重新审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肖像画。
确实如大家所说,因为内心的纠结郁闷,一心想着报复,所有的主观感受全部体现在画里了。
在这之后,他重新反思自我,做出改变,主动和有过节来买画的人握手言和,不计较之前的琐事。
之后画作水平不断提高,所画的肖像画重金难求。
不纠缠不计较的人生才能走的长远,若是对往事耿耿于怀,我们终将失去自我。
木心曾说:
“人从悲哀中落落大方走出来,就是艺术家。”
确实如此,真正有格局有远见的人,都会忽略生活中的那些破事烂事。
用澄澈清明、不纠缠的心去面对未来,才更易接近幸福。
02
看淡世间事,修得平常心
世事复杂难料,人生变幻莫测。
前一刻或许你还在为取得的成就而自喜,后一刻可能就为逝去的人或物而感伤。
生命就是如此多姿,你会感受它百变的过程,会经历意想不到的发展。
但无论好与不好,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难得的经历。
人们常说看淡世间事,才能修得平常心,才能在变化莫测的处境里安然自在。
但有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有人说:
“没人在乎你怎样在深夜痛哭,也没人在乎你要怎样辗转反侧才能熬过几个秋。外人只看结果,自己独撑过程。”
确实如此,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很忙,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而所谓修得平常心,就是学会适应一个人的生活,正确看待身边人的来来往往;
学会看淡荣辱,看轻名利、看重自我的内心成长。
《菜根谭》说:“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
学会随缘自适,看淡世间事,修得平常心,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寺院里有位德高望重的住持。
每当寺院有新来的弟子时,他都会亲自考核,严格把关。
考察目的是想看是否诚意脱俗,是否有极强的功利心,是否有争强好斗的脾性。
在清规戒律的寺院里,凡是沾染尘世的这些习惯,都不利于他们潜心修行。
有天,来了三位新弟子。
住持为了考察他们,将他们带到门前的两颗树前,问道:
“门前有两棵树,荣一棵,枯一棵,你们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大弟子抢着说:
“荣的好,树和人一样,总要有些东西来证明自己的生命力,树荣也给旁观者一份新生的希望。”
二弟子不甘落后接着说:
“枯的好,春去秋来,万物更迭,只有经历过枯,树的生命价值才能得以最好的彰显,才会为未来的荣做好铺垫。”
两人为此吵的不可开交,各说各有理,谁也不服谁。
最小的弟子沉思良久,慢慢说道:
“枯也由它,荣也由它,都是自然呈现的生命过程,尊重万事万物自然发展的过程,平常心对待就好。”
住持看着小弟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微笑着说:
“你说的对,人生也是如此,世事变幻莫测,保持平常心,才能泰然处之,无论枯与荣,都不是我们所能决定和掌握的。
更不要将自我的得失心赋予在外物上。
所谓修行,修的是身,更是修的平常心。”
听完住持的话,两位弟子深感羞愧,从此遇事都能平常心对待,潜心修行,最终功德圆满。
知乎上也有人问:如何保持一颗平常心呢?
有个高赞回答引用王阳明的一句话:
“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吃饭只是吃饭,睡觉只是睡觉。不要想和理其他的任何事物。”
是啊,纵使人生有诸多不易,但只要喜乐随心,张弛有度,拥有一颗平常心,我们也能活得安然自在。
▽
世事如棋,人心复杂,每一步都要走的谨小慎微,才能获得想要的成功。
但无论外界怎么变化,想要达到预期的人生目标,首先要自己活得明白。
当你明白遇事不纠缠,有更高的站位,才能体会生命中的登高望远。
当你明白处事平常心,有更高的格局,才能面对生活中的风霜刀剑。
点个在看,愿我们在百变的境遇中,时刻谨记遇事不纠缠,练就平常心,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生就犹如一场修行,修身也修心,所以,当你还有什么疑惑的时候,不妨去读一读《次第花开》,或许会在其中找到想要的答案,从而解开心结,然后重新开始好好生活。
而且,《次第花开》这本书里所讲的道理不止于此,这本书是由希阿荣博堪布耗费多年时间所写,旨在帮助人们如何摆脱痛苦的情绪,尽早从痛苦的情绪中走出来,只要你有所迷茫,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这本书并非单纯地安抚内心,给每个人灌一碗心灵鸡汤喝下,而是从生活的实质出发,贴近人们生活的方式解决人痛苦与烦恼的根本问题。
在书中,他用一种更贴近我们生活的方式来为大家讲解佛,书里的文字睿智柔和,故事朴实生动,处处散发着慈悲和智慧的光芒。
世事无常,让更多人活得不那么痛苦,正是希阿荣博堪布创作《次第花开》这本书的目的所在。他在沿着上师的足迹,在修行的路上,让更多的人明白人生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
人生所有的路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生、行、爱,老、病、死等等,皆是次第而行,唯有次第花开,才能让人生变得明朗!
如果你此刻正经历人生苦闷、生活烦忧,本书《次第花开》就像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时候,给我们以鼓励和启发,透过藏人精神保持愉悦的秘密,得到快乐生活的启发,用内在的智慧面对生命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