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的朗世宁,最终却成为了18世纪采用西方绘画技法,创作中国画最有成就的画家。
这纯属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朗世宁自澳门登陆,后历时4个多月到达了北京,想要一展传教大业。
令他没想到的是,传教这个主业没成,画画这个副业倒是干得风生水起,不仅做了清帝的宫廷画师,还一干就是50多年。
前后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一跃成了三朝元老,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郎世宁擅绘骏马、人物肖像、花卉走兽,风格上强调将西方绘画手法与传统中国笔墨相融合,受到皇帝的喜爱,也极大地影响了康熙之后的清代宫廷绘画和审美趣味。
郎世宁一生的主要贡献在于大胆探索西画中用的新路,直接推动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与发展。
同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的绘画技法和绘画体制,世称郎世宁新体画,例如他的这幅《锦春图》。
郎世宁入宫成为一名宫廷画师的过程是比较艰辛的,一开始他将自己画的油画进献给康熙帝,希望博得他的欢心。
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康熙帝则觉得朗世宁必须“入乡随俗”,因此他要求朗世宁必须使用中国传统的笔墨颜料来画画。
于是一心想着讨好皇帝,获准传教的朗世宁无奈之下只得研习中国画的绘画技巧。
这幅《锦春图》就是他花鸟画中的精品,栩栩如生的禽鸟,色彩艳丽的花卉,流畅地道的墨线,一丝不苟的层层晕染,外加无法效仿的颜色运用,中西合璧,焕然一新。
靠着自己独创的这套绘画体系,朗世宁得到了清朝皇帝的赏识,同时也是保住了自己在中国的生计。
据我猜测,康雍乾三代皇帝,最喜欢朗世宁应该就是乾隆了,毕竟朗世宁富贵艳丽的绘画风格,最对咱们这位乾隆爷的胃口了。
朗世宁的存世作品繁多,风格较为统一,从现存的作品来看,朗世宁的作品算不得真正的中国画。
他的画里更多的还是西方写实油画那一套,只是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而已。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朗世宁的画对那些既喜欢油画写实,又喜欢传统笔墨的朋友来说便成了最佳选择,对于那些探寻中西方绘画融合的画者,也有着非常好的启示意义。
而今,我们将此作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1:1博物馆级别的复刻,复原出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以便于大家学习临摹。
郎世宁国画《锦春图》高清原大复制品立轴装饰画淘宝¥46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