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德石牯塘镇沙坪村大禾坪村小组的村民张辉菊收到了广州市红十字会发过来的一份证明。
原来,这是由广州市红十字会和南方医科大学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出示的遗体捐献证明,遗体捐献者是张辉菊的哥哥张远球。
而在这份遗体捐献证明的背后
有着这样一段故事
▼▼▼
5年帮扶,贫困户一家5人全部脱贫
张远球是英德石牯塘镇沙坪村大禾坪村小组的村民,是建档立卡一般贫困户,家中有父母、弟弟、侄女共5口人。他父亲张继是一名老党员,母亲李佰妹是一名残疾人,张远球自己是严重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弟弟张辉菊身上,一家只能靠家中耕种的几亩地来维持生计,生活十分困难。
年起,金沙街定点对口帮扶清远英德沙坪村,张远球一家也从这时候开始走上了脱贫路。
据了解,沙坪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到年底已退出56户93人,待退出77户人。张远球一家是第一批纳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金沙街扶贫工作队进驻之后,马上对张远球一家进行了针对性的帮扶,推荐张辉菊去参加电工培训并顺利拿到了电工证,使他有了一技之长,可以在家种养的同时就在附近打些散工,又方便照顾家人。
张辉菊表示,扶贫队还定期给他们家送来鸡苗、饲料、化肥等,让他们种地养鸡都没了后顾之忧。
不仅如此,金沙街扶贫工作队还组织社会团体对他们家进行帮扶慰问。逐渐地,张辉菊一家人的生活好起来,全家在今年4月初全部脱贫。
刚脱贫憾病逝,遂捐眼膜感恩扶贫
沐浴到了脱贫攻坚战春风的张远球一家,对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对扶贫工作队的关怀关爱一直心怀感恩。
然而世事难料。刚脱贫,张远球就由于严重的梗医院,这一次的病情很严重。
张辉菊回忆说,在重症监护室的时候,张远球就和他探讨过去世后的遗体处理问题。
“做人一定要知恩图报,国家和社会对我们的家庭帮助这么大,我们脱贫了,也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回馈社会。”42医院重症室断断续续留下了这段话,提出要将遗体捐献出来。
张辉菊表示,他将哥哥的想法和决定转告给父母后,母亲虽难以接受,但是得到了老党员父亲张继的支持。张继表示:“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贫困农民,我们也要对社会奉献出一点力量,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我支持他。”
于是,在全家人的含泪注视下,张远球在遗体捐献登记同意书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年5月9日,张远球由于呼吸衰竭离开了人世。5月10日,南方医科大学将他的遗体运回做医学研究。
张辉菊提到,他们全家人都相信,哥哥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眼膜还会看到世界的美好,他的器官还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白云区与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首个美妆优品馆落户设计之都
☆谨防登革热!个蚊媒密度监测点已全覆盖
☆首列中亚班列今日从白云大朗发车!
☆杨日东:“半路出家”的农庄老板
文
全碧芳
图
通讯员提供
通讯员
彭晟亮徐鉴峰
编辑
刘威达
编审
罗盛光温穗章
审核
刘海裕
白云区融媒体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