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自从年医学界认识以来,一直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治疗难度大。如何有效治疗不仅是广大股骨头坏死患者也更是医学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临床中不少患者为了尽快治好股骨头坏死,盲目求医,而进入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误区。为此,医院专家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希望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
1医院对治疗说法不一样?确切的说,目前股骨头坏死的病因还不是十分清楚,大家对它的认识不一致,导致有很多种不同说法。但这众多说法归根起来不外乎三种:
(1)完全靠药物治疗,并保证长期服用此药可以根治。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虚假、吹嘘的说法,带有一定欺诈性质,不现实,不可信。
(2)暂时不用接受任何治疗,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其自由发展,待股骨头完全塌陷后,再行关节置换。或者告诉你晚换不如早换,极力劝你尽早进行人工关节置换。这种说法都是不负责任的。
(3)根据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结合股骨头坏死情况,分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有限治疗,这样可以减缓疾病的发展过程,尽量延长手术治疗的时间,如果股骨头彻底塌陷,再行股骨头置换不迟。这是比较科学的方案,也是我们一贯主张的治疗方法。
2得了股骨头坏死后一定会残废吗?股骨头坏死是否会残废与坏死的程度、部位及治疗的情况有明显差别。如果坏死范围较小,治疗及时,没有明显的塌陷情况,完全可以避免最终致残的可能;但是,如果患者不能及时的诊断,乱服用一些含有激素的治疗药物,或者继续大量长期喝酒,进行不正当的活动锻炼,出现大面积的坏死是不可避免的。治疗不当还可以出现塌陷,如果出现后期股骨头塌陷、碎裂,股骨头将变成扁平状失去同心圆结构、关节间隙变小、肢体短缩,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严重者髋关节功能完全丧失。
3怎样预测股骨头的塌陷?股骨头坏死治疗的难点在于预防塌陷。我们认为,塌陷的发生与股骨头坏死发展的阶段、坏死的范围(坏死部位的高度、宽度、面积)、坏死发生的部位以及治疗方法有关,而且还与个体的活动能力、髋关节载负等有关。如果在X线片上看到坏死的面积小于30%时,大多可认为不会出现明显塌陷;如果在30%~60%之间时,我们称之为临界塌陷区,出现塌陷的机会明显增大;如果大于60%,平片上提示坏死角度大于o时,据统计,出现塌陷的几率是99%。因此,病变阶段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坏死范围越小,治疗效果越好;坏死处于非负重部位,发生塌陷几率小,治疗结果好。
4患者是否应绝对卧床休息?许多患者以为患了股骨头坏死不能够负重、就意味着卧床休息,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股骨头坏死的形成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局部缺血,坏死形成后,由于疼痛等原因限制了活动,导致肌肉收缩力下降,关节活动障碍等一系列变化。在此基础上,更减少了活动、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坏死继续发展。由此看来,患病后不活动的思想是错误的、通过活动既改善了血液循环,又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股骨头的修复,但功能活动时注意在不负重的前提下进行,辐度不宜过大,用力不可过猛。
5股骨头坏死患者需要限制活动吗?过分限制下肢活动容易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骨质疏松等。这又容易加重股骨头坏死。因此最好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功能锻炼,如:髋关节悬吊运动、空登车轮、游泳等。
↓↓↓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