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等的发病机制存在多种假说,与此不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起因是明确的,来源于股骨头血供,特别是旋股内动脉的破坏。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取决于股骨近端损伤的类型和旋股内动脉深支的完整程度。
股骨头骨折所有的股骨近端骨折中,股骨头骨折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概率最高,可达40%,股骨头骨折常伴随机械损伤而使源于支持带血管的骨内血流中断,股骨头骨折块的血供通过残存部分血流弥散而获得恢复。
股骨颈骨折缺血性坏死通常是支持带血管受损的结果,一些危险因素会影响支持带血管的完整性,包括股骨颈骨折的部位、骨折移位、复位质量、治疗延迟以及治疗方法,骨折线位于股骨颈内侧者发生骨坏死的概率(28%)高于位于外侧者(18%);内翻移位不伴有背侧成角不可避免地导致支持带血管紧张,而外翻压缩不伴有背侧成角则可使支持带血管松弛;复位质量同样可作为预测是否发生骨坏死的重要指标,残留的严重的内外翻畸形发生骨坏死的概率较高;超过12-24小时后治疗发生骨坏死的风险较高,这可能与关节腔内积血对支持带血管造成的压塞效应有关;与非手术治疗相比,股骨颈骨折采取手术后发生骨坏死的概率较大。
转子间骨折以及大转子骨折转子间骨折发生骨坏死的概率很小,介于1%-5%之间,通常该类型骨折不会直接影响旋股内动脉深支的走形。单纯大转子骨折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报道仅有几例。股骨干骨折尽管股骨干骨折不会损伤旋股内动脉,但仍有顺行髓内钉固定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报道。这是由于在置入髓内钉时,损伤到进钉点附近的旋股内动脉,实为一种医源性损伤。创伤性髋关节脱位创伤性髋关节脱位并非一定会发生股骨头坏死,闭孔肌是在脱位时保护旋股内动脉的重要结构,通常髋关节脱位时闭孔外肌是完整的,创伤性髋关节脱位引起的股骨头坏死最高可达26%,是因为有其他因素参与其中,这些危险因素包括脱位的方向、合并骨折、延迟复位和手术入路。与前脱位(9%)相比,后脱位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概率更高(29%);分别于伤后6小时和12小时进行复位,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从5%增加到59%;当手术采用标准Kocher-Langenbeck入路时,旋股内动脉可能会受到医源性损伤。
总结总之,旋股内动脉在维持股骨头存活上起重要作用,近端骨折线与旋股内动脉的相对位置和是否发生股骨头坏死有直接关系。然而,目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作为评估股骨头血供情况的常规检查,检测血管完整性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就是术中钻孔后,观察股骨头的出血情况。
专家介绍
温馨提示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