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医生最初的印象,来源于我的妈妈。她是一名化验员。小时候,我经常看她认真仔细地给病人化验,医院里的种种故事。医生在我心里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
长大以后,看到了很多医患矛盾的新闻,遇到了一些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临床的朋友,我在想,自己之前对于医生的印象,可能过于单薄。
医生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在医院工作,又是什么感觉?带着这样的好奇,我看完了《怪医笔记》。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废柴”小医生赵步理,无意中得到了一本神秘的古老医学笔记——《怪医笔记》,在这本笔记的帮助下,他不断历练、精进,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的经历。
在故事中了解医疗行业
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是真正的医生。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这本书虽然是小说,但是在医院工作的真实状态,涉及了很多行业内的问题,比如:
患者给红包,到底要不要收?
医院里的派系之争,该如何应对?
跟器械厂商/医药公司到底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
在挽救患者和避免给自己惹祸上身之间,如何平衡?
对于患者来说,医生的态度和技术,哪个更重要?
医学文章数据造假问题,
如何对待医闹……
有志于学医的人,可以看看这本书,了解医疗行业到底是怎样的。
在故事中学习医学知识
除了有很多行业信息以外,故事里还有很多医学干货知识,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举个例子,以前我一直以为,不管肺结节是大是小,切掉是最保险的做法,不明白为什么医生通常不会建议切除太小的结节,而是让患者随访。
看到书中写到三名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轮流摸小结节那个场景,我才有点明白:医生考虑的,不仅是切掉小结节,还有尽可能多地保留肺组织和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作者对微创手术的思考:微创到底切口小,还是切得少?也让我意识到,传统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各有优缺点,不要盲目迷信新的术式。
再比如,“神药”那个故事中讲了一个药剂师自以为懂得药物功效,自作主张地把不同的药混在一起卖给患者吃,结果导致很多患者出现了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副作用;她以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丈夫是得了心梗,自行给丈夫服用硝酸甘油,结果导致了丈夫的死亡。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经验自行服药的经历,大多数人都有过。而这是有风险的,之前我就看到过因为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导致肝损伤,因为随意停服降压药而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的病例……这个故事再次提醒我们,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理解医生
聊聊书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人物吧。
首先说说李有才。这个一个反面人物,他的经历让我有诸多感慨。
原生家庭对于李有才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他是父母眼中的“摇钱树”,父母总跟他要钱补贴哥哥,而他的生活本已捉襟见肘,连女儿的舞蹈班学费都付不出。此外,大约父母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