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你知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严重危害吗
TUhjnbcbe - 2022/7/8 16:08:00

应广大同道及病友们的邀约,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特别推出关于骨质疏松症及其他代谢性骨病的系列科普讲座:健骨科普讲堂,希望能够贴近我们的骨骼,强健我们的体魄,欢迎大家推送给广大病友们。

本期作者

医院骨科

林华教授

1.骨质疏松症比弯腰驼背更可怕的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老年人弯腰驼背是因为骨骼及椎间盘的老化所致,病变发展较慢,对脏器功能影响较小,人体通常不会察觉。

而骨质疏松作为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矿物质丢失和骨基质破坏可导致频繁的骨折发生,尤其是胸腰椎压缩骨折。因为椎体骨折所引起的驼背畸形明显不同于正常老年性驼背,由于骨质疏松的多发性椎体骨折可出现疼痛、弯腰驼背,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下降,尤其是长时间的站立、弯腰、乘车或穿衣、裤等活动无法完成,生活质量急剧下降。驼背使背部软组织形成弓形隆起,导致肺活量减小,消化功能减退,腹胀和食管裂孔疝等。驼背是一种病理性进行性加重的脊柱畸形,后期胸壁的疼痛及胸腔体积变化可以导致心肺功能不全,治疗棘手。由于椎体骨折引起的驼背造成胸腔体积变小,心肺及纵隔位置下移,直接影响腹腔、盆腔体积,而腹腔、盆腔脏器受压所致的胃肠、膀胱等脏器功能异常可表现为腹胀、腹痛、便秘及尿频尿急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更严重的后果不在驼背,而是全身多部位的骨折,这些骨折不仅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心理活动,更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命。有研究报医院就诊的患者死亡率甚高,尤其在主要椎体骨折的患者人群中。一项年龄调整后的研究显示,椎体骨折后死亡相对风险达8.64(4.45~16.74)。有过一次椎体骨折患者在骨折后的第一年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为20%,随后的10年骨折发生风险超过85%。研究表明,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最严重的类型,骨折后的死亡率高居骨质疏松患者榜首,骨折后短期死亡率最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死亡风险与乳腺癌的死亡风险等同,是50岁女性死亡风险最高的疾病之一。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尤其是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它不仅引起患者疼痛,生活质量下降,致残,还使得死亡危险性增加,它们导致的全因死亡风险比普通人高6~9倍。

2.髋部骨折的好发年龄是多大?

老年后的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发生髋部脆性骨折,通常60岁以后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会因骨质疏松而显著增加。髋部骨折的类型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股骨头骨折和髋臼骨折等,其中以股骨颈骨折和转子间骨折较为常见。就女性而言,70岁以下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比例相对较高,70岁以后,发生转子间骨折或股骨近端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患者比例相对较高。而男性,75岁通常是一个分水岭,75岁以下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比例相对较高,75岁以后,转子间骨折或股骨近端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患者比例相对较高。

髋部骨折是致死率最高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但目前并未引起我国医师和患者的足够重视。研究表明,老年女性髋部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男性,老年女性髋部骨折后,一年内的死亡率可达25%~30%,而男性虽然髋部骨折发生率低于老年女性,但髋部骨折发生后一年内的死亡率高于女性,可达32%以上。60%左右的髋部骨折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日常生活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后老年人的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并发症,绝大多数人认为,髋部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骨密度下降,大量循证医学调查发现,老年人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发生的最重要诱因是跌倒,所以,针对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髋部骨折预防,不仅要强调骨质疏松的治疗,骨密度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跌倒的预防。

3.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会不会增加?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密度下降,骨骼微细结构破坏,使得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点是易骨折,若不及时有效治疗,骨折会反复发生。

无论人种、民族、性别,骨矿物质的丢失与新骨形成从一出生就开始,并贯穿一生。随着年龄增加,骨矿物质丢失速度变得越来越快逐渐超过新骨形成,导致骨骼在老年后渐渐被吞噬,骨密度逐渐减少,骨折发生的风险不断增加。新近研究认为,骨质疏松症的骨生物力学表现为骨强度减弱易发生骨折。对这些因素的认识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关键。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骨密度低的人没有发生骨折,而有一半以上发生骨折的人并没有骨质疏松。在绝经后早期和老年人骨量丢失影响了骨结构的稳定性,降低了骨骼对压力的承受力和对变形的抗力。这包括横行骨小梁的减少。由于横行骨小梁的丢失,脊柱对变形的抗力降低,更易发生骨折。其他影响骨强度和脆性的因素还包括疲劳微损伤、过度矿化、骨吸收陷窝数量增多和填充不足。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可通过骨密度测量、骨转换指标反映,是否已有骨折发生,以及一些已有疾病和应用的药物等多因素进行评估。其中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和骨转换指标测定对骨折风险评估的预见性较高。有学者研究了髋部骨密度扫描结果与骨折的关系,结果显示股骨颈的大小是决定股骨颈强度的关键。股骨颈越大,其分散负荷压力和张力的面积越大,从而使骨骼的抗变形力增加。股骨颈在人的一生中始终在逐渐增大,部分原因是为了适应骨内膜表面的骨丢失。与对照组相比,有髋部骨折的女性,其股骨颈较大,但股骨颈的皮质骨较薄,这使得股骨颈更易折断。相反,在男性髋部骨折的患者其股骨颈较小。与对照组相比存在骨膜损伤和皮质骨更薄,这提示男性和女性股骨脆性骨折的机制不同。与女性不同的是,男性随年龄增加出现影响股骨颈生长的因素可能是导致骨折的主要原因。

在已有骨折中,椎体骨折的发生是预测再次骨折的重要指标。然而椎体轻微骨折是否能预测未来脊柱和其他部位的骨折呢?有研究显示椎体骨折的严重性可以预测三年的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危险。严重椎体骨折(Ⅲ度)患者的椎体再骨折危险为38%,非椎体骨折危险14%;Ⅱ度椎体骨折的患者,椎体和非椎体骨折危险分别为24%和8%;Ⅰ度椎体骨折的患者,其椎体和非椎体骨折的危险性为4%和6%。尽管综合评价椎体骨折数目和腰椎骨密度值可以预测椎体骨折危险,但骨折变形严重程度是预测非椎体骨折危险最可靠的指标。Ⅲ度椎体骨折的妇女,骨折危险性最大。上述研究显示:椎体骨折是再骨折的重要预测因素。

4.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引起哪些常见并发症?

骨质疏松之所以成为当今社会最具危害性的疾病之一,就在于疾病的高患病率及其严重后果——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不断发展、日益加重的最终结果。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是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而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均源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各种后遗症和并发症,主要包括骨折引起的骨骼系统本身的病变,以及全身脏器继发性病变。

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骨骼系统病变包括骨折愈合迟缓、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常见的腕部骨折畸形愈合对日后生活功能影响较大,脊柱骨折最多见的后遗症是驼背畸形以及胸廓疼痛,患者多椎体骨折会引起身高缩短,腰背痛及活动受限日渐加重,造成下肢活动受限,日常生活无法自理。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愈合时间长,功能恢复慢,最棘手的后遗症是股骨颈骨折后的股骨头坏死,其通常发生在股骨颈骨折后2年左右,迄今尚无有效的治疗可以修复坏死的骨骼。当患者股骨头坏死严重时,可能须接受人工关节置换。

欧美国家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椎体骨折后未就诊患者因各种并发症而死亡的发生率甚高。一项年龄调整后的研究显示,椎体骨折后死亡相对风险达8.64。有过一次椎体骨折患者在骨折后的第一年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为20%,随后10年骨折的发生风险超过85%。研究表明,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最严重的类型,骨折后死亡率高居骨质疏松患者榜首,骨折后短期死亡率最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死亡风险与乳腺癌的死亡风险等同,是50岁女性死亡风险最高的疾病之一。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它不仅导致患者疼痛,生活质量下降,致残,还可使得死亡的危险性增加,它们导致的全因死亡风险比普通人高6~9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死亡率源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各种并发症,骨质疏松性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来自于骨折后老年人的全身各系统变化,其中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重要脏器的继发性病变,是骨质疏松骨折高死亡率的主要诱因。

本期内容整理:

上海交通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

岳华教授

特别感谢:

姜雨萌同学精彩手工绘图

来自:中华医学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知道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严重危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