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反动派自败退到台湾,一直叫嚣着要反攻大陆,于是从年起,国民*反动派便开始频频派出美制U-2高空侦察机深入到大陆腹地进行侦查。
U-2是美国研制的,当时世界最为先进的一款高空侦察机,由于飞得高,战斗机压根无法对它进行拦截,美国认为当时的大陆也没有有效对付U-2飞机的武器,因此该机型就频频出现在我国大陆上空。
后来我空*部队经过了精心的准备,最终在江西境内上空用地对空导弹将一直“嚣张跋扈”惯了的U-2击落。
而在把U-2捅下来后不久,外交部长陈毅在召开记者招待会的时候,一个外国记者忽然开口提问起中方击落美制台湾空*高空侦察U-2的事由,最后该记者还问询道:“中国到底是用什么武器击落飞机的呢?是用导弹吗?”
陈毅元帅本来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但毕竟这是中外记者招待会,关乎着国家形象,不做答复肯定不太行,会被认为不近人情,因此陈毅元帅灵机一动想了一个法子。
他幽默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向上一指了一指,然后做出了一个“捅”的姿势,笑着回答到:“我们是用竹竿把敌机捅下来的。”
此言一出,大家随即哄堂大笑……
如果按照陈毅元帅的说法,U-2是被“竹竿捅下来”的,那么“竹竿”自然指的是防空导弹了,手拿“竹竿”去捅的人则是我们可爱的解放*战士了们。
而在这一帮“拿竹竿”的人里面,吴洪甫无疑就是最为突出的一位,因为他曾两次参与完成击落U-2侦察机的壮举。
陈毅
一、那个拿“竹竿”捅飞机的人
河北邢台广宗县槐窝村的一个午后,一位老人正与自己的妻子诉说着自己五十多年前当兵时,如何操作导弹击落敌机的故事,而老人妻子则乐呵呵看着老人,不断的拍手叫好。
因为老人妻子知道,自己的丈夫说的都是真正的事实,他的丈夫名叫吴洪甫,在过去,这个属于他的故事,他一憋就是几十年。
如今可以说了,那就让自己当一个聆听者,让他一次性说个够,说个痛快。
年12月,已年满18岁的吴洪甫参*了。他背起行囊,离开了冀南那生养他的广宗县槐窝村,投入了解放*的怀抱,成为了一名某空空导弹部队的一名标图员。
由于他进入的是我国当年保密相当严格的部队之一,因此他第一天进入部队就被保卫干事告知他:到的是一只特殊的部队,因此部队最大的纪律就是保密,不得跟任何人说起部队驻地,工作性质,甚至自己是妻子儿女,父母都不能说……
而吴洪甫也牢牢地把这句话记在了自己的心里。
吴洪甫与部队上西北,下江南,挺近荒芜人烟的荒漠,钻过旱蚂蟥横生的密林,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能够用手里的“竹竿”捅下侵犯我国领空的敌机。
成为“竹竿员”,必定会要求技术过硬,而尽管吴洪甫当时只有初中毕业的水准,一开始对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一无所知。
但凭借着一个守卫我国领空的念头,他通过不断地刻苦钻研,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导弹发射定位技术标兵,他甚至可以将数据的测算时间从18秒压缩到3秒。
而他的付出自然也是有回报的。
年9月9日,当敌人的U-2高空侦察机还是跟往常一样“没头没脑”地进入江西省领空后,经过标图员吴洪甫的精准测算并上传后,部队营长岳振华一声令下,这架仗着飞的高没人能触碰到的U-2侦察机就这么被吴洪甫的部队给干了下来。
虽然此时敌人猜想我们解放*或许已经有了对付他们的武器,但他们更愿意这只是一次偶然情况,所以并不妨碍他们抱有侥幸的心里继续侵犯我国领空。
于是在年11月1日,还是在江西省上饶的上空,吴洪甫和他的战友们再次捕捉到另一架U-2高空侦察机的踪迹。
不过这一次这架U-2竟然与之前遇到的完全不同,它显然更加的棘手,因为这架U-2通过系统测算,完全不在我方杀伤范围之内。
不过这可难不倒吴洪甫,面对系统认为不在范围内的目标,吴洪甫丝毫没有慌张,他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推算出了U-2的飞行的航向和速度,并且很快就把自己的推算交了上去,之后跟发射指令员保证:“三发连射必中一发!”
面对图标员吴洪甫的坚定,导弹发射升空,巨响过后,这架U-2再次被“竹竿”捅了下来。看到这一幕,整个部队都沸腾了,营长岳振华更是如释重负地在吴洪甫右肩上拍了一下:“你个‘吴大胆’,真成了导弹上的眼睛!”
就此以后,吴洪甫也得到了一个“活雷达”的外号。
二、把秘密埋藏心底三十七年
有句话说得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分别的日子很快就到来。年2月,吴洪甫从部队退役。
在吴洪甫退役之前,他被营长岳振华专门叫去并告知:“回家之后,无论在何时何地,面对的是什么人,都不能泄露国家机密,也绝不能因为地方没安排,就闹意见。”
吴洪甫自然深知保守秘密以及维护部队纪律的重要性,于是听完后坚定地点了点头,并且斩钉截铁地回复道:“保证能做到。”
当时自打吴洪甫进入部队之后,他的父母,还有亲戚们只知道他去当兵了,至于到底在哪里当兵?又是干的什么?具体怎么样?没有一个人知道。
带着这个“迷”,吴洪甫回到了邢台老家,把曾经的立功证书全部压到箱底,然后拿起了他再熟悉不过的锄头,开启了他的农民生涯。
其实对于这样一号“神秘”人物,老家的人都有些好奇,因此时常有人问他:“你去部队到底是干什么的?”每每这个时候,吴洪甫都会回答,自己在部队就是个做饭的。
但当这么多奖状可是实打实的,所以当面对家人问他做饭还能立了什么功时?他干脆沉默不语,家人见他不说,而且一提这个,脸色就立马变得铁青,也就不再过问了。
回到家的吴洪甫日子过得并不算好,因为他种地务农完全维持不了生计。
毕竟在那个时期,国家都处于极其困难的状况,而吴洪甫一家足足有6口人,能劳动的只有他和妻子两人罢了。因此家里无奈只能养一头猪,用猪换钱给生产队才能勉强维持生活。
本来这样下去就已经够艰苦了,但谁能料想吴洪甫还要应对各种“灾难”。
——先是7岁儿子左眼受伤,接着自己母亲瘫痪了,再然后自己妻子又患上了股骨头坏死,后来一场大雨更是直接把他家仅有的几间屋子给冲垮了,由于没有钱重建房子,吴洪甫无奈只能带着全家寄居在亲戚家里,这一呆就是三年。
而这期间,吴洪甫从没有因为自己曾立下的功绩去向国家讨要什么,这不仅是因为当时的国家财*也十分严峻,他不想给国家增加负担,更是因为无论自己生活再苦,日子再难过,他也一直牢记着自己为国保密的责任,还有老首长的嘱托。
他自己后来回忆这档事的时候,也曾说过:“一个敬礼,就是一个承诺。日子苦的时候,我就想,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给“英雄营”丢了脸面啊,我要做的只能是做得更好,我不能给“英雄营”抹灰啊……”
三、不负韶华,心系祖国
就这样,吴洪甫就这么守口如瓶地过着,一直到了年6月的某一天。
当吴洪甫在翻看一本《世界*事》杂志的时候,他在上面看到了诉说自己老部队“英雄营”打下U-2侦察机的篇章,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自己保守的这个“秘密”保密期已经过了。
但这个时候,距离吴洪甫从部队退伍也已经过去了37年的光景。
于是他哭着对自己老伴说:“这种飞机是俺打下来的,俺立的就是这个功。”老伴这才明白,这么多年来眼前这个老人为何会沉默,于是也痛哭了起来。
这37年的坚守,至真至纯。曾几何时,吴洪甫也难受过,也憋屈过,也想把自己所经历的所有事情一吐为快,但每一次他都忍住了。
实在忍不住的时候,他只能在半夜,偷偷地拿出自己所在地的“英雄营”在年7月23日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接见并合影的那张老照片,并用他那双历经岁月沧桑的茧手,轻轻地抚摸着这张大家一起合影留念的黑白照片。
他想着,等到哪天自己的这个“秘密”可以说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再回去看看他的老部队,老首长,老战友们。只是他没想到,他这一等就是这么多年。但这又如何呢?这就是来自一个有信仰的老兵一生的忠诚和承诺,没有沾染一丝丝的灰尘。
后来,吴洪甫的事迹逐渐被乡亲们知道后,大家对于身边就存在着这么一位看着如此普通,却如此伟大的“打U-2”英雄之时,都倍感意外。在早前,大家虽然知道他是老兵,却全然不知他竟有如此特殊的身份。
而吴洪甫的遭遇,老家的老乡们也看不下去了,所以在*府补助贫困户的时候,都共同推选他作为首批低保户,但他则一直坚持要将这个待遇给其他更困难的群众。
也有人听说他奖状不少,于是劝他拿奖去找人,但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吴洪甫总是会耐心地解释道:“英雄那是以前的事,再说了,农民怎么了?靠种地吃饭很丢人吗?不丢人!不给国家添麻烦。”
秉承着这种理念,哪怕一直到了今天,吴洪甫的生活仍然过得十分简单朴素,他和自己的老伴儿日常吃的都是白粥咸菜,身上穿的最多就是各种武装部发给他的各色纪念衫。
他的大公无私,让在北京接待他的干部都心疼不已,自发凑了元钱托原空*副参谋长陈辉亭转交给他。
而在年,就在吴洪甫当选“邢台好人”后,就有退伍*人给吴洪甫打了一通电话,大致意思是:“洪甫同志,你这么多年过的如此憋屈,有没有想过向有关部门争取一些物质性补偿呢?”
吴洪甫听到这个话题,意识到这是个原则问题,对此他立马正告对方:“这位同志,我们可都是人民子弟兵啊,做事做人都要为国家和人民多想想……”
后来在90年代初,村集体在“土地流转”时,计划把村里闲置的沙窝给流传出去地搞些特色种植。当时这个概念还十分新颖,所以很多人都不了解,因此没有多少人敢签字。
而吴洪甫这个时候却第一个站了出来说:“这是好事,我是支持的。”
不光他自己支持,他还一家一户地主动给村民做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什么叫“流转”分析,流转后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
除此之外,他们村的西路口常年有人胡乱扔垃圾,吴洪甫作为一名*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就主动提出自己来“承包”村西口的垃圾清理,之后他每天都积极清扫,这一干便是七八年。
而他在家乡,哪怕看到路上有坑有洼,他也主动带上煤渣和铁锹过去不声不响就给填平了。
总之,不管在什么时候,吴洪甫都能体现出他身为一名*人应有的纪律与责任感,数十年如一日的这般不忘初心,可以说是十分难得可贵。
四、部队并没有忘记他
年,当地民*部门在知道了他的事迹之后,开始查阅当地档案,并在核实情况之后,给吴洪甫专门申请并办理了国家给予的优抚待遇。
而当地*府部门也多次探望,并给予他足够的帮助和关心。
年11月10日,吴洪甫被国家授予“最美退役*人”称号。年10月1日,吴洪甫受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并在“致敬”方阵的20号礼宾车随车缓缓的走过天安门广场。
在参加活动回到老家后,吴洪甫说:“……我们一届的领导,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没有忘记我们这些功臣,感到心情不一样……”。“这回回来只觉得自己的压力变得更大了,就跟鞭子在自己后面抽自己一样,如果哪件事做得不好了,那真是对不起国家给的这些荣誉,对不起信任我的人民……”
吴洪甫对部队的感情是很深的,他曾经偷偷跑到自己以前部队在北京驻扎的地方,就想看看当年的部队。可惜的是曾经的营房都已经搬走了。就这样,他一直在找,找了很多年也没找到。
但即便没有找到,他也从来没有放弃打听下落。
一直到了年,他终于和曾经的老部队联系上,不过联系上后的喜悦还没延续多久,他很快就被另一个噩耗给打懵了,原来他曾经的老营长岳振华已经于一年前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这个70岁的老人竟然哭得像个小孩子。
年11月21日,吴洪甫终于再次回到了自己曾经战斗过的老部队,进了营地,吴洪甫来到了营史馆旁边的那颗英雄树边,因为这颗树下面有着老营长岳振华的一半骨灰。
他向着这颗英雄树重重地敬了一个礼后,然后坐下来,认认真真地擦拭着边上老营长的那块墓碑……
他在擦拭着遗憾,同时也在擦拭着自己的记忆,自己的人生。
而在离开自己当年的部队前,吴洪甫把自己在70周年国庆阅兵时身上穿戴的那身*装留在了营史馆里。他知道这身*装虽然不能代表什么,但却见证了他自己37年的坚守与承诺。
五、见到了阔别半个世纪的战友
同样在年11月21日这天,英雄营除了吴洪甫来了外,还有他当年自己的老战友刘树珊。有些东西,或许即使过了半个世纪,也不能割舍。
这两个老人一见面,立马相互敬起了*礼。
这可是当年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啊!两人在敬礼完毕后,紧紧相拥。他们的回忆不约而同地一起追溯到年。
——当时吴洪甫做的工作是标图员,而同组的搭档便是刘树珊和毛景堂。刘树珊和毛景堂负责把雷达数据大声报出来,而吴洪甫在得到数据之后,就会根据所报数据进行系统性的计算并上报,并由他们决定最终的射击位置。
可以说就是他们这一组人决定了导弹到底能不能把飞机给打下来。他们的工作十分细致,几乎每个数据都不能打马虎眼,必须得斩钉截铁。
两个老人在“英雄营”营史馆里面,说得性起,还当场给在场的战士们展示了他两人当时共同配合作战时的情景。唯一可惜的是,毛景堂已经来不了演示了。
曾经的他们,也曾是意气风发过,激情昂扬过,如今都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
但即便如此,当年风采不在,可那些数据,那段大家一起艰苦奋斗的岁月却早刻在了他们身体,甚至已经完全融进了他们那忠贞报国的血液里面。
刘树珊就此说道:“一起战斗过的那种友谊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友谊……”
说罢两人的眼睛又开始泛红起来。
老兵虽老,但初心一直未曾改变。最朴实的信念,最忠贞的誓言,他们到如今依旧还在坚守着,这或许就是老一辈人之所以值得被我们去称赞的一个重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