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0日消息早上六点,廖慧钰准备出门了,丈夫去年刚刚退休,现在天天开车送她上班。时间还很早,从医院一路畅通。现在的廖慧钰因为视力受限,没法开车。
十四年前的那短短的一个月,在她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临危受命
年春的那一天,廖慧钰接到了院长的“感染科都收满了,现在要成立两个新的SARS病区,你牵头吧。”
非典,对于那时的廖慧钰来说,还是个陌生的字眼。
救人,义不容辞。
廖慧钰所在的科室是肝病科,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受到损伤以后特别容易感染。肝病科大夫时刻注意的是,防止把病源传给病人的院内感染;注意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最后才是注意自我的防护。
肝病病区的患者被转移,病区成为抗击非典的主战场。
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是近距离飞沫传播和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
在医院里被传染风险最高的就是护士与医生。
一开始,这些临危受命的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措施,仅仅是防风眼镜和双层棉纱口罩。
夜里,廖慧钰去办公室,想寻一寻多余的人手,一个也没找到。
医生、护士都在患者床边守护着……
第四个是她……
早期的防护措施不够,新式的防护装置还没到位,一个又一个的医护人员病倒了,廖慧钰是第四个。
白大褂口袋里还装着那天早晨查房的记录,廖慧钰被送进自己分管的病房,身边刚刚抢救过别的患者的医生,转身开始抢救她,两个感染病区的分管主任——廖慧钰。
刚开始发热、浑身酸疼,到了第7天以后,呼吸极度困难,上了呼吸机。
蛋白指标特别低,又感染了真菌,满口腔都是溃疡,咸一点的食物完全咽不下去。
食堂的同事们在送来的饭盒上写着:“廖主任,不咸”。
怕父母担心,廖慧钰没有说她正身处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女儿正在准备中考,几天之后才知道妈妈自己住进了SARS病区。
那一天感觉特别差
“我要是不好了,他们怎么办?”心理难受,呼吸更为急促。
廖慧钰只能让自己放空大脑,顺其自然。
那一天,感觉特别差,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廖慧钰掉眼泪了“我战胜了这一天”。
接着几天,每一天她都在想,我又战胜了一天。就这么,住在病房的日子,一天天过来了。
肝病科的老主任,号召了专家团队,送来了一张纸,纸上写着郭峰作词的歌曲《与你同行》的歌词,专家们都在上面签名;
女儿也写来了信:“咱们母女已经30多天没见了,您染上非典也有20多天,您摘下呼吸机了么?您可以下地了么?明天就是五一节,我好想你呀!”
非典之后
非典之后,染病的十二名医护人员都出院了。
由于大量的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大伙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好几位出现了股骨头坏死,廖慧钰的关节出现了问题,右眼视力也急剧下降,这也是她再也不能开车的原因。
生活虽然出现了种种不便,但廖慧钰又回到了肝病科的岗位上,继续为肝病病人的健康努力着。
晚期肝病的患者,治愈很难,对生活难免会有些绝望,这时候,廖慧钰会跟他们讲起年的那个在死亡边缘挣扎的自己,鼓励他们坚强面对病魔。
“生与死,考验过了,但是我也过来了。”
虽然身上有伤痛,廖慧钰却一直好好地站在患者面前,给他们防治,患者们都觉得她挺了不起的,因为她就是一个榜样,一个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