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100多件乾隆皇帝的宝贝来了甘肃省
TUhjnbcbe - 2022/12/17 10:15:00

一说起乾隆

大家马上脑补

“农家乐”皇帝

“超长待机”皇帝

写“诗”最多的皇帝

“艺术”皇帝

同时

还是“盖章达人”

乾隆,清高宗,弘历

他到底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10月15日

弘历的世界II

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暨18世纪盛清宫廷艺术的西洋风特展

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幕

展览通过四大章节

“皇帝与贵妃”“清宫陶瓷新风尚”“清宫钟表”

“艺林百工”

以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为核心

包含宫廷绘画、西洋钟表

瓷器、铜胎珐琅器、铸铜器

古琴、家具、漆器、

玻璃器、织绣服饰等

十数个工艺门类

百余件艺术珍品

让你近距离了解帝王的真实生活

本次展览全面展示了乾隆时期宫廷艺术的高超成就,考察在艺术领域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藉此重新打开从盛清时代及至现代中国的一条艺术史理路。

据悉,展览由保利艺术研究院与保利艺术博物馆主办,特邀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清代宫廷绘画权威专家聂崇正先生担任学术顾问,北京保利拍卖古董珍玩艺术总监李移舟、苌莳文化创始人赵锐担任策展人。

郎世宁博物馆级珍罕画作面世

第一章“皇帝与贵妃”特别展出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推测该作应绘于乾隆二年(公元年),以油彩绘制于多层高丽纸上,纵54.6厘米,横41.9厘米,是专家公认、已知世界唯一私人收藏的郎世宁油画后妃肖像。

康有为说过,中国“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当以郎世宁为太祖”。郎世宁(-),圣名若瑟,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GiuseppeCastiglione),生于意大利米兰。他自幼接受了良好的绘画训练,对透视法运用相当娴熟,画风受到巴洛克风格的影响。

作为“西洋画师第一人”的郎世宁,康熙五十三年()以耶稣会修士身份前往中国,途径果阿、澳门,于年12月抵京觐见康熙皇帝,自此进入宫廷供职。他在紫禁城里度过了他的大部分人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逾半个世纪,是备受三代皇帝荣宠的传奇宫廷画家。

郎世宁在华51年,迄今其康熙时期的作品未见留存,最早的绘画活动始见于雍正元年内务府造办处汉文档案,但主要涉及花鸟、动物以及宫廷装饰静物画,如作于雍正元年的《聚瑞图》、雍正二年的《嵩献英芝图》、雍正六年的《百骏图》、雍正十年的《午瑞图》等,皆为其在清宫的早期代表作。

直至乾隆皇帝御极,郎世宁的宫廷绘画题材才有了明显转变——开始出现人物肖像,这种转变主要源自乾隆的宫廷审美对郎氏的改造,也源自郎世宁对乾隆的尊崇。乾隆对郎世宁的写实技能尤为看重,曾御题诗“写真世宁擅,绘我少年时”(郎世宁《平安春信图》)来赞誉他,几乎所有的帝后肖像画交由郎氏绘制。

郎世宁《果蔬图》绢本设色

对于传教士而言,这是中国皇帝极大的信任、宠爱,乾隆甚至赋予郎氏某种“特权”——在斯洛文尼亚籍传教士刘松龄写给其他传教士的信中可见一斑,

“中国人对西洋科学兴趣越来越少,皇帝评价最高的是欧洲的绘画,其他并不怎么重视。郎世宁什么时候都能到皇帝那里去,甚至到内宫给皇后画像,从来没有一个外国人看过那些地方。”

清乾隆初年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油彩多层高丽纸纵54.6厘米,横41.9厘米

《纯惠皇贵妃油画像》中的女子雍容高贵,神情娴静温婉,正值23岁盛年,身着金*色缉米珠八团龙冬吉服袍,头戴东珠顶吉服冠,青绒点翠嵌东珠火焰纹金饰眉勒子。按《大清会典》中记载,金*色为妃及贵妃所专用。耳饰为一耳三钳东珠耳坠,画面四周贴明*色织金缎细边。画中的服冠,体现了清代宫廷服饰制度的严苛,其绣工、用料以及织造都极为华美精致。

清乾隆初年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局部)

众多后妃中,纯惠皇贵妃苏佳氏在乾隆帝心中地位极高——她生于康熙五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乾隆元年()被册封为纯嫔,乾隆二年被册封为纯妃,乾隆十年被册封为纯贵妃,乾隆二十五年()晋封为纯皇贵妃,同月十九日薨逝,享年48岁。她被葬于裕陵妃园寝,那里埋葬着乾隆36位妃子,而纯皇贵妃位居第三,仅次于唯一的皇后与另一位皇贵妃。在她去世几个月后,乾隆甚至动用白银十三万两、历时两年重修裕陵,可见乾隆对纯惠皇贵妃的深切情感。

纯惠皇贵妃秉性温恭,持躬端慎,为乾隆育有二子一女。皇三子永璋(-),追封循郡王。皇六子永瑢(-),二十四年奉旨出继为慎郡王允禧孙,三十七年晋质郡王,五十四年晋质亲王。永瑢工书善画,居皇子之冠,“兼通天算”,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多年,颇得重用。乾隆五十五年薨,谥号庄。皇四女,封和硕和嘉公主(-),嫁傅恒之子富察氏福隆安。

清乾隆初年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局部)

按照清宫规矩,为皇帝以及后妃画像,宫廷画家不可署名;乾隆皇帝将此画像作为皇帝及后妃御容按规制收贮。

乾隆御极初年,郎世宁曾绘制一组帝后御容,即现藏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近七米的绢本长卷《乾隆皇帝及后妃像》(又称《心写治平图》卷),为乾隆皇帝及后妃共十三人的半身画像,并御笔“乾隆元年八月吉日”及后妃的位份。所绘十二位后妃中,皇后富察氏、贵妃高佳氏、纯妃苏佳氏、嘉妃金佳氏、婉嫔陈氏……皆为乾隆帝王后宫生活中最初的成员——纯妃排位第三。

清雍正郎世宁绘《平安春信图》轴纸本,设色纵68.8cm,横40.8cm

郎世宁极大地拓展了清代宫廷绘画的技法、风格与审美。十八世纪的中国早期油画,由于保存条件较差,保存方法不善,宫廷内部缺乏专门的油画修复师,郎世宁存世的油画实属凤毛麟角。且多数绘制装裱于宫殿、教堂中,这些装裱于墙面的朗氏的油画作品在百年沧桑中尽数损毁。

清乾隆圆明园图(非本次展品,仅供参考)

明*色绸盘金龙纹彩绣云蝠万寿十二章吉服袍

乾隆御制象耳转心瓶十年后再现身

清乾隆御制洋彩胭脂紫地番莲花卉套炉钧釉双象耳转心瓶

特展第二章“清宫陶瓷新风尚”:聚焦郎世宁及其他传教士对年希尧、唐英在宫廷器物形制、釉彩、纹饰方面的影响。由此探究弘历猎奇求新的喜好、唐英的文人趣味及西洋艺术风格对十八世纪制瓷工艺创新的推进。

清乾隆御制洋彩胭脂红地轧道雕瓷镂空有凤来仪百鸟朝凤图双螭耳大转心瓶

明星展品有“清乾隆御制洋彩胭脂红地轧道雕瓷镂空“有凤来仪百鸟朝凤”图双螭耳大转心瓶”,也有十年后再次公开亮相的“清乾隆御制洋彩胭脂紫地番莲花卉套炉钧釉双象耳转心瓶”。

清雍正白釉模印菊瓣刻缠枝花卉纹花浇

“清雍正白釉模印菊瓣刻缠枝花卉纹花浇”通体施白釉,口部形如凤首,长颈,颈部颈肩凸起一周弦纹,圈足。通体纹饰以暗刻之法,口沿下一周焦叶纹,颈部中央刻朵花纹,下段刻莲瓣如意纹和几道弦纹,肩部刻缠枝花卉纹,腹部刻施缠枝卷草纹,腹部上下模印菊瓣造型,整体格调淡雅素净,纯洁高贵。花浇形状源于对西亚铜器的慕仿,流行于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雍正时期的花浇造型虽有追慕永宣之意,但更显稳重大方,和谐优雅。同款器型线描插图在年希尧《视学》中作为透视画法的本土化实例呈现,可体现御窑厂器物塑形的指导思想。

清雍正御制洋彩浮雕巴洛克式花卉螭龙纹花台

“清雍正御制洋彩浮雕巴洛克式花卉螭龙纹花台”尊贵典雅,釉彩妍美多姿,彰显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珍罕程度必为世人所推崇。它的出现丰富了雍正朝洋彩瓷器的实物数据,完整地复原出雍正洋彩五供之全貌,印证文献关于雍正朝洋彩烧制的记载,还原一段近乎遗忘的辉煌历史。

珐琅彩仕女婴戏小贯耳瓶

“清乾隆珐琅彩仕女婴戏小贯耳瓶”,外形小巧精致,各式珐琅料色匹配和谐,以西方写实笔法描绘中式古典人物。其作品彩料透亮,纹饰清晰,尤其是人物面庞的点染具有西方油画的三维效果。此类作品细腻典雅,素负胜名。其写实之风,应受郎世宁等西洋宫廷画师影响。

清乾隆御制洋彩江山万代如意耳琵琶尊

“清乾隆御制洋彩江山万代如意耳琵琶尊”,双如意耳制作的精巧工致,如意首系有一装饰金彩“万”字的红色绶带,为乾隆时期精细御瓷琢器之显著标志。

本次展览中,这些上用御瓷也多有涉及,而除了这些供御器物之外,还有一件唐英本人亲制风格的、展现他本人审美品味的“清乾隆唐英风格青花釉里红“琴棋书画诗酒茶”人物大尊”,更为珍罕难得。

清乾隆唐英风格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琴棋书画诗酒茶”人物大尊

本次展览中,囊括有雍正十三年()督陶官唐英所撰《陶成纪事碑》中有载之“西洋”色瓷。

其中,“胭脂红”创烧于清康熙晚期,以*金为呈色剂,釉呈胭脂红色,故称为“胭脂水釉”,又称为“金红”,唐英载称之“西洋红色器皿”。

“柠檬*”同创于康熙晚期,内务府珐琅作引进以金属“锑”为呈色剂之*釉,用于珐琅彩瓷烧造。因其淡雅可人,深受皇室喜爱,故御窑于雍正朝研制出此类*釉,习称“西洋*”,唐英载称之“西洋*色器皿”。二者皆为御窑最为名贵品种,传袭至今。

如炉钧、窑变之色,皆为雍正时期创烧品种。“窑变”为釉水由于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或还原作用,出窑后呈现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因为其出现于偶然,形态特别,只知于窑内焙烧过程变化而得,故称“窑变”。

“炉钧”受仿均釉系列(窑变)的影响而产生的关联色釉,系两次入窑烧就的低温釉,以铜、钴等元素为呈色剂,釉呈红、蓝、绿、紫、青等色,釉面自然垂淌,相互熔融,形成彩斑或条纹,观致意趣无穷。

以明星展品“清乾隆御制洋彩胭脂紫地番莲花卉套炉钧釉双象耳转心瓶”为例,它是同时期御窑瓷品中的珍罕之作。转心瓶的每一用色及纹饰精工至极,独具西洋韵味的缠枝花卉,胭脂红釉色为底的颈部,两侧收紧处饰有造型灵动的双象耳,象首的肤纹褶皱刻画极为细腻,象鼻轻垂,眼神坚毅,寓意“太平有象”之美好,为乾隆八年至十年之间所特制。底施松石绿釉青花篆书款。

此展览值得一看的还有“清乾隆御制洋彩胭脂红地轧道雕瓷镂空有凤来仪百鸟朝凤图双螭耳大转心瓶”,转心瓶由上下内外四部分组成,分别为颈瓶、腹瓶、底瓶、内胆瓶,外壁颈瓶、底瓶以胭脂红地轧道洋彩绘制纹饰,两侧贴塑魑龙耳。腹瓶外壁精雕祥云山林之景,山石嶙峋,花木葱茏,一五彩凤凰飞于云端,主题为“有凤来仪”;从瓶身镂空观内胆旋转,各式瑞鸟纷繁,有“百鸟朝凤”之意,弥漫花香鸟语。

展览中还有“清乾隆洋彩‘八蛮进宝’双耳大瓶””、“清乾隆洋彩雕瓷‘八蛮进宝’山高水长大瓷板挂屏”,十八世纪的中国是西方各国向往的神秘乐园,八蛮进宝即反映各方来朝,乾隆盛世的太平景象。

八蛮进宝的队伍行于崎岖的山道上,各酋首分别骑于宝马、瑞兽之上,头戴稚鸡翎冠帽,诸随从手持或肩挑贡物,极为形象。所绘人物身着,俱欧洲贵族服饰装扮,多为金发碧眼的西洋人。

清乾隆洋彩雕瓷‘八蛮进宝’山高水长大瓷板挂屏

“八蛮进宝”的题材自唐代广泛流行,至明清而不衰,常用来比喻国力强盛,万国来朝,即“八方绥用,万方来朝”。

乾隆皇帝命宫廷画家创作了多幅反映藩属国及西方诸国使臣前来朝贺的绘画,例如乾隆宫廷画家所绘《万国来朝图》,记录在太和殿外各国使臣携带贺礼前来恭贺新春的情景。景德镇御窑厂也通过陶瓷艺术来再现当时“万国来朝”的盛况。

清乾隆洋彩百鹿尊

宝石蓝釉地洋金彩四系小尊

清乾隆粉彩无量寿佛像

御制钟表“大吉”葫芦钟现身

特展第三章“清宫钟表”,明星展品包括“清乾隆御制铜鎏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18世纪铜鎏金太平有象水法转花音乐自鸣钟”、“清乾隆-嘉庆铜鎏金御题诗西洋游戏人物钟”、“清乾隆铜鎏金转花西洋童子打乐钟”等。

清乾隆御制铜鎏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

无论是艺术造诣还是技术水准,“清乾隆御制铜鎏金转花转水法大吉葫芦钟”都体现了乾隆时期广州贡御钟表的最高水平。它所呈现出的中西交融与清代中西钟表文化交流、中国钟表制作的历史情况正相一致,反映出当时尤其是乾隆时期真实的历史面貌。

例如此钟之造型设计和装饰,葫芦上半部分前面镶嵌料石“大吉”二字,中间的带饰形态与故宫收藏的乾隆时期的同类作品十分相似。上部葫芦腹部转花的底和葫芦中间的带饰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透明珐琅工艺,钟盘边缘、钟盘外面四角的料石花、大吉葫芦边缘以及顶部菠萝花采用的料石镶嵌工艺,钟体四周采用的雕刻精细具有浓郁西洋风格的金属雕刻工艺,中西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极具观赏价值。

这种东西方的兼容不仅在外观上有所体现,钟表内部的机芯也往往仿刻西洋字母或錾刻洋式花纹,有的干脆就使用西洋机芯。

本品的机芯产自英国,质量上乘。18世纪的顶尖机械技艺与卓越的造型艺术相得益彰,实属难得。

清乾隆-嘉庆铜鎏金御题诗西洋游戏人物钟

本次展览中的另一件座钟精品则是“清乾隆-嘉庆铜鎏金御题诗西洋游戏人物钟”。本品高18英寸,尺寸较小于其他同类型的自鸣钟,却更显精密的机械美感。

此外,本品在表盘上以珐琅、墨彩、红彩书写嘉庆帝御制诗,诗曰“当今御咏:昼夜循环转,随时运不停,静观分刻数,岂敢自安宁”,出自《味余书室全集定本》(卷三),为嘉庆帝作于皇子时期的诗词。

钟分三层,下层安置音乐及活动玩意机关,布景箱内居中是一朵旋转宝石小花,两侧紧密直立的玻璃柱组成水法景观,其间以动物为饰。

中层安置表盘,表盘其下饰水法,其外的钟壳则饰以蓝地珐琅彩彩绘,纹饰呈“孔雀羽”的造型,这在同类作品中不为常见。

座钟上层饰活动翻杠西洋小人,再上饰菠萝头,颇具西洋情调。启动时,座钟有乐声叮当作响,伴以玻璃水法似瀑布般流动,宝石花卉绚丽旋转,翻杠小人上下翩然起舞,气氛欢乐,激情蓬勃,极具意趣。

清乾隆铜鎏金转花西洋童子打乐钟

除乾隆御制西洋钟外,还有英国工匠作造“铜鎏金转花西洋童子打乐钟”,童子双腿跪地,符合中国礼仪。

通体鎏金,凸雕串珠纹和毛茛卷叶,底座下设狮足,底座两侧正中饰浅浮雕双狮鹫,前肢相抵,与涡卷毛茛叶饰形成十字状。整器外形线条爽利平直,纹饰装饰线条却以椭圆、多边为主,形成曲直线的强烈对比,塑造一种奇妙而浪漫的形态。

自鸣钟成为清代帝王、后妃宫眷们最为喜爱的玩具,足见其魅力所在。击钟儿童设置与故宫现藏西洋童子钟几乎可以相互印证,应是通过使节馈赠等途径进入清代宫廷的18世纪英国钟表代表。

18世纪铜鎏金太平有象水法转花音乐自鸣钟

在大体积的座钟类计时艺术品以外,清宫收藏的欧洲进贡佳品中,亦有小巧精美的怀表佳品。

明清时期,由于审美、文化、技术上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钟表制作主要集中在“钟”的制作,而对于“表”的制作则有所欠缺,怀表作品寥寥无几。

“温馨与纯真”(AffectionandInnocence)对表

19世纪初金胎画多层珐琅动偶嵌珍珠怀表

17世纪铜鎏金画珐琅“西蒙与佩罗”怀表

珐琅、铸铜器领衔清宫皇室新风尚

特展第四章“艺林百工”部分,聚焦十八世纪铜胎珐琅器、铸铜器、古琴、家具、漆器、玻璃器、织绣服饰诸门类的盛清新风尚,探究整个宫廷艺术所达到的高峰成就。

清乾隆御制“湘江秋碧”琴

“乾隆御制“湘江秋碧”琴”,琴通体仿刻梅花断纹,琴面、琴边发连体小蛇腹断纹。琴面岳山至七徽处绘有祥云闲鹤。琴轸、雁足等刻有鹤舞祥云纹,填以金漆。琴面朱漆润泽明亮,如珊瑚色。通体作梅花断,精妙难言。琴底龙池、凤沼等为如意椭圆形设计,更于龙池、雁足间开二寸许椭圆音孔,此为一般琴制所无。龙池纳音处墨书铭:“不解攫醳解琴意,七弦挂壁何不可。晖十有三丁晨星,导和理性图书左。湘江夜月来水仙,牕暎飘萧绿阴鎻。何须鸣玉觅金儒,爱渠亦复周旋我”、“御制”。钤“乾隆御笔”朱印;龙池、雁足间二寸许椭圆音孔纳音处墨书铭:“乾隆十年秋补桐书屋制,尺度一依钦定律吕正义”。钤“比德”朱印;凤沼纳音处篆文墨书琴名:“湘江秋碧”,钤“御赏朱印”。

清乾隆御制“湘江秋碧”琴

据《钦定四库全书》之《御制诗集》、《国朝宫史卷》与《钦定日下旧闻考》等记载,此琴之制造,缘于乾隆年少。早于雍正二年(年),弘历曾于瀛台南侧补桐书屋读书。书屋原种双桐,相厮相伴,后一树枯,遗下独树无依,遂补植新桐,因以更名为补桐书屋。书屋门前所馀梧桐老树,于乾隆十年(年)也告枯死,乾隆忆旧,惜其材而下旨制成四琴,各赐其名并题诗。

四琴是作为充满乾隆皇帝个人情怀的纪念品而产生和存在的。今幸能有“湘江秋碧”几乎以全美重现,补桐书屋的故事历经多年后又重新回到人间。

“清乾隆紫檀花鸟纹大四件柜(一对)”也极为精彩,紫禁城皇帝与后妃寝宫家具中的数件紫檀大柜雕刻图案多为云龙纹和图案规矩、装饰化的博古花卉纹样,有的甚至以郎世宁花鸟画为蓝本刻成。

清乾隆紫檀花鸟纹大四件柜(一对)

柜顶柜门上的一扇“菊花画眉”图,对比郎世宁的花鸟册中的一页,构图和题材相同,在花瓣、枝叶的表现技法上风格完全一致,透视准确,造型写实极富于立体感。锦鸡、仙鹤的纹样亦可与朗氏作品一一对应。

可见此柜的画稿出自受郎世宁画风影响的宫廷画师之手,具有中西结合的圆明园宫廷艺术特点。大柜每扇柜门均能独立成画,是宫廷画师与紫檀工匠的完美合作,堪称家具中的“珐琅彩”。

清乾隆御制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

清中期铜胎掐丝珐琅胡人献宝狮钮大熏炉

清中期铜胎掐丝珐琅胡人献宝狮钮大熏炉

清中期铜胎掐丝珐琅胡人献宝狮钮大熏炉,类似形制较大的铜胎掐丝珐琅器通常都是成对制作。

清乾隆御制铜铸刻二龙争珠图五供

清乾隆御制铜铸刻二龙争珠图五供(局部)

“清乾隆御制铜铸刻二龙争珠图五供”,成组造型稳重、铸刻繁丽,尺寸巨大,总重高达公斤。威武的游龙纹样彰显至高无上的皇权,是罕见的完整套装。

据了解,展览期间还将持续推出学术研讨会、视频纪录片、出版物等,为公众与收藏界多维度诠释盛清世界西洋风格宫廷艺术的巅峰成就,以此考察皇权视野下十八世纪的中国与欧洲文明相互学习、融合的精彩历程。

展览信息

弘历的世界II——郎世宁绘《纯惠皇贵妃油画像》暨18世纪盛清宫廷艺术的西洋风

展览时间:年10月16日-11月2日

展览地点: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门票:50元

来源丨博物馆丨看展览(文/承朗)

编辑丨甘小博

1
查看完整版本: 100多件乾隆皇帝的宝贝来了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