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临床研究,干细胞移植治疗65例股骨头坏死
TUhjnbcbe - 2022/12/30 9:05:00

股骨头坏死(ONFH)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股骨头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软骨下骨病变坏死,进而股骨头塌陷累及髋关节炎。常发生于青壮年,逐渐呈年轻化趋势,因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ONFH的发病机制不明确,无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国内外多数研究者认为ONFH的发生与长期大量酗酒、长时间大剂量应用激素等密切相关。年轻患者因髋关节置换的假体使用寿命有限,一生可能会面临多次翻修风险,因此,保髋治疗是其首选方案。目前常用保髋方法包括理疗、药物、髓芯减压、骨移植、组织基因工程、干细胞等。

近年来,干细胞具有血管再生及骨再生重建作用,成为早期ONFH治疗研究的热点。

干细胞治疗ONFH的作用机理

干细胞应用于ONFH,主要在于一方面干细胞移植坏死区后,能利用其自身的高分化增殖潜能,生成新生毛细血管及成骨细胞,帮助坏死区骨组织重建,坏死区血管再生,血液循环改善,坏死骨被新生骨组织长入替代、进而缓解髋关节疼痛,部分延缓了股骨头坏死的进程。早期研究发现股骨头坏死区的血管堵塞严重影响了干细胞传输。

Gangji等证实了股骨头坏死区的干细胞数量及活性明显下降,Wyles等发现间充质干细胞能促进成骨细胞形成、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众多研究者通过移植干细胞,大大改善了股骨头继续坏死的发生率。另一方面移植坏死区的干细胞利用其旁分泌作用机制,分泌及诱导多种细胞活性因子集聚,共同作用促进成血管、成骨。

干细胞治疗ONFH的移植方式

髓芯减压灌注法。该方法需要在X线透视引导下,首先对坏死区进行钻孔减压,通过减压通道,将干细胞注射至坏死去区内,此方法既保留了髓芯减压术的优势,也发挥了干细胞的作用,但髓芯减压术可能会加快骨坏死区塌陷。

经皮置管注射法。陈兴灿等在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肤将穿刺针置于股骨头坏死病灶区,经穿刺针留置导管,连接微泵装置,通过微泵将干细胞注入坏死灶内。经皮置管注射法可将干细胞直接注射到坏死病变部位,经过局部微循环作用于周围坏死区,不需经过分支血管输入,可留置导管多次注入干细胞,但有发生感染的风险。

血管介入输入法。通过介入穿刺技术,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液通过旋股动脉输入,经血液循环到达股骨头坏死区,从而发挥干细胞作用。血管灌注法可使干细胞经血液循环,随着支配股骨头血供的血管到达坏死区域,从而辅助血管与骨修复。该方法需要特定的介入手术室,在持续射线引导下进行,需要手术操作者具有一定的介入穿刺技术能力,操作相对较困难,结果可能出现干细胞输入偏差。

临床案例

近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发布了一项关于股骨头坏死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了干细胞疗法联合髓芯减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长达7.5年的随访中,分析股骨头塌陷率和髋关节置换率。

案例一:对65例1/2期股骨头坏死受试者进行干细胞移植和髓芯减压,7.5年随访塌陷及髋关节置换情况。

结果发现,非置换的有50例,其中35例无塌陷(占54%)现象,即非置换率即髋关节保存率为77%;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大于75分的35例,平均为(79.5±11.9)分,临床成功率70%;目测类比评分(评测疼痛感)下降为(2.3±0.5)分,疼痛感缓解明显;需要辅助负重行走的情况从60.9%下降为18%。

图中A和C:典型病例术前正位和蛙式位X射线片,

股骨头内不规则高密度影;

图B和D:典型病例术后7年正位和蛙式位X射线片,

股骨头外形规整,无塌陷。

此外,MRI片上坏死面积较术前明显减小,移植前坏死面积为(31.0±5.3)mm2,移植后为(24.3±3.5)mm2,具有差别意义。

综上所述

股骨头坏死是由多病因综合导致的骨缺血性、难治性疾病。干细胞疗法对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使髋关节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改善股骨头坏死区域的血液循环,而干细胞疗法联合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支撑术为股骨头坏死患者带来福音。

1
查看完整版本: 临床研究,干细胞移植治疗65例股骨头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