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死于余震:家里唯一一个能干活的人没了。新京报深度报道部我们视频联合出品
一家五口,三个是残疾人。
王道友的大儿子王正松23岁,患有先天性语言障碍,是三级残疾;二女儿嫁到了几百公里外的乐山;17岁的小女儿王正丽有言语障碍,二级残疾;妻子也有语言障碍,在家务农;王道友自己,九年前因为工伤一条腿失去知觉。
在长宁6.0级地震中,房子塌了,儿子死了,小女儿重伤,只剩下夫妻两人相互支撑。
王道友的家位于珙泉镇鱼池村——宜宾市珙县东南角的大山里,因为地震和下雨,两侧山体滑坡,多处路段塌方,碎石遍布,有的地方仅容一辆摩托车通过。
地震中被毁的房子。新京报记者解蕾摄
山的高处有一栋二层小楼,右边的屋顶塌了,一楼的外侧墙倒了,地上都是砖瓦和断裂的房梁,房前的水泥路凸起,裂开了一米多宽的缝。43岁的王道友,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了断裂的路前,地震那晚过后,他再也没有进去过。
6月17日晚上10时50分左右,王道友觉得床猛地一晃,他赶紧叫醒老伴儿、儿子和女儿,四个人用最快的速度冲了出去,躲到了旁边的蚕房里——蚕房是自家弟兄的,用钢筋铸的,很坚固。
四个人都没穿衣服。地震停了,过了二三十分钟,王正松进房间拿衣服,衣服挂在入口处。他穿完牛仔裤正准备往出走,突然,又是猛烈地一震,二楼的房梁塌了,掉下来的窗户铝合金准准地砸在了他和妹妹身上。王正松的后脑勺被砸中,腰也受了伤。王正丽当时在门口,腰部被砸出了一道一尺长的口子。
王道友大声地喊“救命”,村民听到喊声赶过去,把王正松从废墟下挖了出来,参与抢救的村民张步桥告诉记者,他当时还有气息,但说不出来话,只是“嗯,嗯”地回答。
没有信号,打不通,也打不通,路堵了,车也进不来。最后同村村民开着一辆面包车载着兄妹俩出去,在路上车子轮胎烂了,还换了一次车,“就知道人快没了”。医院,经过抢救,基本稳定。
父亲拿着儿子王正松的残疾人证。新京报记者解蕾摄
“谁晓得半个小时之后又地震,后悔有啥子用,人已经没了。”王道友看着倒塌的房子说。
早年,家里的经济来源都靠王道友外出打工维持。
年,王道友在云南富源的煤矿打工,工作时候隧道突然塌方,腰严重受伤。当时一起在云南打工的工友王明回忆,他从隧道里把王道友救出来的时候,下半身已经无法动弹,导致二级残疾。
医院里住了快一年,出院后前两年都坐轮椅,吃药之后,右腿渐渐恢复了知觉。但没法再出去打工,他就回到珙泉,开始做花圈,做了三年,每天能挣四五十块钱。今年年初左腿股骨头坏死,做了手术。现在他可以拄着拐杖行走。
就在父亲瘫痪那年,15岁的王正松退学去珙县的面粉厂工作,后来厂子搬迁,他断断续续地去成都打工,在玩具厂做玩具,但因语言障碍,很难跟别人交流,也学不会手艺,只能回老家。
去年九月,王正松应聘到村里一家面粉厂,负责包装,每个月能挣一千多元。厂长和工友都觉得他工作很认真,虽然话不多,但人非常老实,很勤劳。
王道友说别人很难听懂儿子说话,包括家里人也是,只能让他慢慢说。虽然沟通不便,但王正松从小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27岁的堂姐王圆(化名)从小就喜欢和他一起玩,上次见面就是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两人聊得很开心。
王正松五官端正,王圆觉得弟弟长得很帅。有一次,他发